临港新片区探索产教融合:特斯拉为学生提供实习,员工进校园
位于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上海电力大学校园内,近300名特斯拉公司员工正进行岗位专项技能提升培训。这批来自社会的“特殊学生”将用大约2年时间在特斯拉工厂和上海电力大学培训学习,获得能力和学历的提升。像这样的培训模式来自于特斯拉与上海电力大学在产教融合上的探索。1月6日,上海电力大学与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签署《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上海电力大学依托校内外优质师资、专家资源,通过定向培养为特斯拉培养急需的专业和复合型人才。目前培训内容包括电气、机械、自动化等在内的专业课程、基础课程以及实践课程。
“我们现有员工比如一线技师没有拿到高等学历,我们可以和上海电力大学合作建立深度的培养和教育。”特斯拉企业大学校长刘洋表示,特斯拉一线人员在上海电力大学完成高等教育,尤其是在储能、机电一体化等应用方面让一线同事能得到能力的提升,同时学历上的提升对于这些一线员工申请积分落户也有益处。
相应的,特斯拉要为上海电力大学学生实践及青年教师研究提供工作条件和相关资源,上海电力大学可安排学生、老师参与实习实践、合作项目研究等,特斯拉优先选用上海电力大学毕业生。
“我们联合打造一些我们需要的人才。学生可以提前学到关于电动汽车或储能的深度知识,等到即将毕业时可以到我们这里实习,实习成绩很好可以留下来。”
刘洋还表示,特斯拉和上海电力大学共同打造培训基地,“一起帮助老师提升,把一些知识传授给老师,再由老师传授给学生,甚至可能和老师一起做课题,帮助上海电力大学开展研究。”
根据协议,双方互相开放教学科研实验平台、工厂生产线等资源,双方员工可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互相挂职和兼职,共同就行业和专业空白或急需的项目合作编写系列教材、课件等。
特斯拉和上海电力大学将在智能电网、储能、综合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等重点领域开展科研合作,共同组织或支持对方申报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科技成果奖等项目。
此外,双方共同推动先进适用性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共同建立产学研科技合作平台与成果展示厅,共建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成功展示厅等。
产教融合的动力来自于哪里?刘洋说,“最重要的还是人”,为了获得更多更好的人才提前布局,同时帮助市场打造更多产业方面的培训内容。“我们现在有近300个一线同事在上电力大学的课程,可能要持续2-3年时间,将来我们可能会有上千名一线员工去电力大学上学。”
当前,临港新片区聚集了一批优质企业,正在加快建设以东方芯港、生命蓝湾和大飞机园等特色园区为代表的前沿产业集群,区域内的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1月6日发布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核心区建设方案》提出,到2025年,临港新片区将基本建成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示范效应的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区;重点建设不低于10个高能级、高显示度的产教融合示范工程;培育不低于经认定的50家产教融合重点企业;培养不低于10万名具有初级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和专业技术职称的产业工人。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虞丽娟表示,临港新片区将率先在产教融合体制机制方面进行探索创新,促进教育和产业联动发展。随着《建设方案》的实施落地,临港新片区将有效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发展,在产教融合制度、人才培养改革、重大平台载体创新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为临港新片区特殊经济功能区和现代化新城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真正实现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为上海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积累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