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一老师考编制因毕业证早一天遭拒,回应:系按规定办事
刘艾(化名)报考教师编制、并顺利通过笔试,却因毕业证书上的日期比规定日期早了一天遭拒。9月9日,广西南宁初中语文老师刘艾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反映了这一情况。9月9日下午,澎湃新闻从南宁市教育局人事科获悉,本次教师招聘考试严格按照今年的规定执行。规定要求:“两年的择业期,2018年6月16日至2020年6月15日。”
南宁市教育局人事科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不在这一时间范围内,就无法通过审核。南宁各个县区都按照统一的规定办事。
同日下午,澎湃新闻以2018年6月10日毕业的考生身份询问南宁西乡塘区教育局人事科。一位工作人员解释,按规定,考生的毕业证件时间必须在2018年6月16日至2020年6月15日两年内才能通过审核,“我们是这样解读(规定)的,也请示了市里。”
刘艾告诉澎湃新闻,她于2018年6月大学毕业,毕业后进入南宁一家中学当语文老师。今年7月,她报考南宁另一所学校的语文教师岗,准备考教师编制。在报考系统中提交各项材料和信息后,她于7月25日参加考试,并顺利通过笔试,在8月底收到面试通知。
让刘艾没想到的是,9月8日,她去南宁西乡塘区教育局提交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等材料时,被教育局工作人员告知,其毕业证书上的日期不符合要求。
“我的毕业证日期是2018年6月15日,教育局的人说按照规定,6月16日及以后的才可以。”刘艾说,各个高校发放的毕业证上的日期不一样,“要求我当年毕业就可以了,为什么日期限制那么死板?”
刘艾认为,首先,这种规定有失公平。其次,如果她的材料不符合条件,为什么能顺利报考并参加笔试?“如果提前知道审核不过,我就会做出其他选择。”她说。
至于为何不符合条件仍能参加笔试,前述西乡塘区教育局人事科的工作人员表示,“具体的可以晚点打来电话(给你)解读。”
澎湃新闻注意到,南宁市教育局于今年6月12日曾在其官网上发布一则《南宁市2020年公开考试招聘中小学教师简章》。
该《简章》在“招聘的基本条件”第七条载明,招聘岗位有年龄、工作经历以及相关资格要求等时间的计算,均截止至2020年6月15日(如18-35周岁,为1984年6月16日至2002年6月15日出生)。
刘艾称,她曾就“为什么2018年6月15日不在规定的范围内”这一问题,询问过西乡塘区教育局的工作人员,对方解释称,“从2018年的6月16日算起,到2020年的6月15日,刚好满两年。”
她告诉澎湃新闻,按此推算,毕业证上的“6月15日”早了一天,不在这两年的范围内。
此外,刘艾还透露,据她了解,和她同样条件的考生在南宁市高新区教育局通过了审核。
针对这一情况,前述南宁市教育局人事科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需先和高新区和西乡塘区核实。 奇葩定的奇葩规定 这是年龄歧视。目前年龄歧视在国内还是很严重的。 为什么要这么机械呢? 年龄限制是公平合理的,因为人的出生一年365天都可以,不规定为整周岁很容易扯皮。但毕业证却不一样,因为可能有秋季入学和春季入学的差异,每学年最多能够颁发两次毕业证书,而且各个学校的发放时间并不统一,不看是不是当年当届的毕业生,而单纯以颁证日期为限制,那就有些胶柱鼓瑟了。 每年各所高校毕业时间不一致,只要当年毕业颁发证书就可以了,这和年龄限制不是一回事 过去计毕业时间都是以年度,某人是某年大学毕业,现在改为按天计毕业,“某人是某年某月某天大学毕业“,将来会不会安时刻计:某人是某年某月某天某时刻大学毕业。 规定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是这个时间段? 对头,非常严重。 这规定好像量身定做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