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评|中小学生不得带手机入校,体现教育管理责任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对于众多中小学生家长来说,在子女教育问题上有一个非常头痛的事,就是“玩手机”。可怜天下父母心,一方面对子女玩手机持不愿意态度,另一方面又觉得别人家的孩子也在玩手机,于是在两难中,中小学生“手机问题”的解决,似乎越来越难。
现在好了,作为一项从国家最高行政教育机关发出的通知,只有落实的责任,没有“还价”的余地。
为什么中小学生不得带手机入校,还需要教育部来过问,发通知提出“禁令”?这体现了教育管理的责任。从教育部通知中可知,此举是“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这句话有四个层次,前三个都是当下学生玩手机带来的问题,且都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毫无疑问,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理所当然是教育行政机关的管理责任,而且是最终责任。
事实上,手机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并不是必需品,带手机进学校或者进课堂并没有必要。更加重要的原因是,处在中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鉴别力都难以抵挡手机上那些五花八门,甚至乌七八糟内容的“吸引力”。
现在,从“不得带手机入校”入手,其实也是给中小学生们一个提醒:玩手机,学校和老师是会管的。这也给家长教育孩子多赋予了一个依据。可见,教育部这个通知所体现的管理责任,是能够起到事半功倍效果的。
当然,此要求要真正落地,还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承担起责任。如《通知》要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及时解决学校手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个大题目,而处在互联网时代,各等智能技术进入了我们的生活,青少年不可能完全不接触、不使用。但正如有一句老话所说,“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这对教育管理是一个大考验。既要让科技有利于青少年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又要确保他们身心健康发展,这是新时代教育管理责任之所在。反之,如果发现问题不能适时而动,应事而发,或者“睁只眼闭只眼”,这是一种不作为,是对教育事业的不负责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