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师傅、木工台子为何被请进大学校园?图书馆拉锯声声、刨花满地可不是在装修
周师傅来自浙江乡村,学过整整 3 年木匠手艺,从自家的木器到邻家的嫁妆,就连砖木房子,他也动手打造。而今天,周师傅被请进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在 " 习技营国:中国近世营造匠人的教育图景 " 展览中搭建特殊的 " 展台 "。
只见他自带工具,刨子、锯子、凿子等 " 手工装备 " 一应俱全……不一会儿功夫,干活儿的平台——一个简易如长桌般的木工台子就在展厅里稳稳地扎好了 " 马步 "。" 现在没人用这些东西了,我也搞搞装修的活儿。" 周师傅边说着,边拿出锉刀,在工字锯上长长锯条的锯齿间来回锉着。" 工具都钝了,先磨得快些。"
拉锯声声、刨花满地,图书馆可不是在装修,正是用 " 真人秀 " 的方式,展示中国匠人的教育图景,揭示中国教育的丰富多元。所谓 " 大匠营国 ",当如何有效开展劳动教育成为摆在当今教育界与教育学界的一大课题,传统中国的工匠教育实践也成为今日中国劳育可资借鉴的一大宝库。
周师傅告诉解放日报 · 上观新闻记者,在展览陈设中,拜师、磨心、识器、辨材、习艺、满师等,基本就是中国传统营造匠人的教育途径和职业生涯的一个个环节。比如,他从老师傅那里学手艺,先学自制工具,从一把刨子到一柄斧子,每一件都要精心制作两三个月而成,直到自己用得顺手,并一丝不苟符合标准。
" 原来,师大园里想做木匠的还真不少。" 华东师大博物馆馆长、副校长孙真荣也脱下西装,现场接过周师傅的刨具,亲手使了使,把木条刨平。原来,他不仅烧过砖,早年还一直有一个木匠梦。
睹物思情,两位学校教育学部的教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鞠玉翠和宁本涛,都说起自己的 " 家学渊源 "。鞠玉翠教授的父亲会木工,家具都是自己打的,她公公则是专业老木匠,常被人请去家中做活;而宁本涛教授的父亲,还曾是砖窑厂负责人。
如今,鞠玉翠和宁本涛两位教授,因在美育与劳育等方向上研究颇深,在系里人送雅号 " 鞠美育 " 和 " 宁劳动 "。前者在《教育学报》上发表了《追寻劳动的教育美学意蕴》,她当场指出劳育的 3 个关键词:有益、明志、美妙;后者在《光明日报》上发表《重塑劳动教育观》和对谈《信息化时代,怎样教孩子爱上劳动》,他也说:" 尽管当代学子不可能回到原来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中,但劳动仍是一种价值观的存在,并且应该可以让劳动变得更快乐。"
"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 学而优则仕 ",这些传统教育 " 金句 " 至今依然在普通中国民众中耳熟能详、朗朗上口,它们一方面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今天中国人的教育观,一方面却也塑造着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中国人对传统中国教育的想象。但 " 习技营国 " 展览所透露的事实则是,在传统中国,以 " 治生 "" 恒业 " 为核心、以技艺习得为目标的教育方式,从来就是庶民教育的主流。专家们认为,经过长期发展,不同领域的匠人都拥有了各个自成体系的 " 匠艺 " 系统,也形成了异中有同的匠艺传承模式,匠人群体也因此在传统社会中 " 匠心独运 "" 安身立命 "。
在电动工具当道的年代,人工装潢也被戏谑为 " 钉子加浆糊 ",难怪展览上满墙的木制工具、整柜的卯榫结构,让师生好奇心爆棚。除了参与式的制作活动、影像展示、情景再现等方式,作为主办方之一的华东师大教育高等研究院还拍摄了与展览同名的纪录片,知名古建专家阮仪三教授以及今日依然活跃在建筑营造一线的传统匠人的视频访谈等。展览期间,手作互动区还为观众准备了鲁班锁和斗栱搭建的互动游戏,以及拓印特制的主题藏书票。
栏目主编:徐瑞哲 本文作者:徐瑞哲 文字编辑:徐瑞哲 图片编辑:邵竞
本文图片: 徐瑞哲 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