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重点实验室“露家底”,这帮孩子眼界大开
亲手做一块小电池、近距离感知超算“大块头”、用脑电波“开飞机”……刚刚过去的周末,京城市民尤其是孩子们,享受到了一场科普盛宴。10月28日至11月3日,走过70岁华诞的中国科学院举办了第二届科学节,40多家在京科研院所向市民开放。记者探访多场有趣活动,一窥科学“严肃”外表下的魅力内核。
精心包装 化工也能“平易近人”
“希望以后超级计算机变得更小,剩下的空间就能做别的实验了”
“我最喜欢流汰(态)化实验”
“感谢研究员热情讲解,让我和孩子获益匪浅”……
翻看着一张张观众留言卡,孩子们稚气的字体和家长、老师有感而发的表达,无不满溢着收获的愉悦。科学节期间,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精心设计的科学展示、讲解等活动,让参与者体验到了化工的“平易近人”。
11月1日,离下午活动开场还有20分钟,观众便踏着遍地黄叶络绎而来。进入过程大厦A座大厅,早已陈设完毕的展台立刻吸引了人们的注意。
“我能摸一摸吗?”在“矿世今生”展台,形态各异的矿产原石一字排开。几个小朋友挤作一团,好奇地伸手戳来戳去。一旁忙着拍照的家长表示,今天总共带来8个孩子,都在育民小学读二年级。“有三四位家长看到了科学节的活动,觉得太好了,赶紧互相通知着报了名。”
对面“颗粒的律动”展台,巨大塑料盒内装了一些极为细腻的石英砂。通气后,砂体犹如开水般“咕嘟嘟”冒起泡来。几个孩子争先恐后将乒乓球、小黄鸭等按入砂体内部,松手后却很快浮出表面。
“感觉很像玩水对不对?”讲解员张旭附身耐心告诉孩子们,这是个简易的流化床模型。“流态化就是将固体颗粒群悬浮起来,使它们具有某些流体特征。颗粒能够充分混合,在化工、食品加工、医药制造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若论大厅里最热门的展台,还要算是“绿色储能小能手”,讲解员张家赫一遍遍为围拢的观众阐释着离子液体与石墨烯的特性。此时站在他面前的,是一群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朝阳双语学校高一学生,带队化学老师不时轻声提示着观察要点。她表示,电化学目前还没有讲到,但孩子们很感兴趣,“目的也是让大家看看能应用在什么地方。”
讲解完毕,张家赫邀请观众现场制作一枚小电池。一位女孩戴上手套,将一片石墨烯作为电极,轻轻滴上几滴离子液体,再依次小心放上纤维素隔膜、电解液、电极,用一个装置压紧。张家赫为这个简易电池连上led小灯泡,看着灯泡发出红光,女孩将它捏在手里细细端详,脸上绽出欣喜的笑容。
毫无保留 重点实验室“露家底”
值得关注的是,科学节期间,过程工程研究所首次设立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参观环节。能够一睹想象中的“高精尖”实验室,无疑极大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
“首先要介绍的是这台GPU超级计算系统,大家注意啊,只有超级计算机才有名字,它叫作Mole-8.5……”在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入口处,等候参观的人们排起了长队。工作人员华蕾娜手持扩音器,讲得简洁又浅显易懂。
“Mole-8.5的双精度峰值达到1100万亿次,可能有些朋友见过大学里的计算机房,比较吵,‘超算’运行起来更有‘气势’,请看——”华蕾娜推开房门,早就按捺不住的人们纷纷涌入。只见三排一人多高的黑箱子占据了整个房间,无数绿色小灯交替闪烁,轰隆隆的声响犹如纺织机开动。虽然已有思想准备,但当近距离接触“超算”这个大家伙,孩子们和不少成人观众都不由自主地惊叹连连。
接下来,华蕾娜带领参观者进入实验室中的虚拟过程工程平台,介绍了通过虚拟反应器来模拟实验,以提高实际优化效率,安全生产有经济效益产品的“神奇”方式。
大伙儿听得津津有味,临走时还纷纷扫码下载实验室开发的一款小游戏,可以在手机上通过改变物质、参数等过一把化学实验的瘾。
除了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位于生化楼的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也对公众开放。其中全自动高通量的细胞成像与分析系统,以及小动物体内的药物与疾病研究成像与分析系统,展现出成像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作为第一次参加科学节活动的科研单位,我们可以说是毫无保留啦!”信息传播部主任李翔宇笑言,为了既能体现出所里的重点研究方向,又能让公众“玩得明白”,重点实验室和每个研究部都“煞费苦心”。而公众的热情也让他们欣慰又荣幸,“因为场地有限,原本设计的名额是500个,结果报名当天不到中午就满了,不断有人打来问询电话,又‘咬牙’追加了300个名额。”她也期待,科学节的活动能够让公众,尤其是小朋友,重新认识化工,体验到过程工程的奇妙和乐趣,了解现代化工的重要意义。
童趣“专场” 脑电波“驾驶”无人机
在各科研院所当中,作为中国科学院科学教育联盟秘书处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行政管理局主打“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所设置的环节更适合幼儿园、小学阶段儿童。科学节期间,整个活动场地俨然成了小朋友的乐园。
11月2日上午,天空下起蒙蒙细雨,潮湿阴冷并没有影响观众的热情。孩子们跟随家长来到行管局院内,立马就被一辆“打扮”得鲜红明快的大巴车勾住了眼球。登上这辆内有乾坤的科学快车,人们可以一睹中科院百年院士风采、用动画的方式观看科学实验展演和中科院重量级科研项目等等。
而最受孩子们欢迎的,要算是设在车尾的VR全景体验。“水”!“海鸥!”“后面有山!”戴上VR眼镜,6岁的乐乐忍不住“大呼小叫”,还伸出手抓来抓去。他兴奋地描述着自己“乘坐热气球飞过大海”的场景,末了低下头来顿了顿,“哎,筐里还有个灭火器呢!”
进入大厦一层多功能厅,又是一片人声鼎沸。由中科院附属幼儿园、小学的孩子们表演的科普剧《太阳家族》、《初次接触》等轮番上演,台下小观众不时跟着手舞足蹈、鼓掌欢笑。
“这个盆里是液氮,它非常冷,有零下196度……”科普剧间隙,穿插着精彩的科学实验。当看到工作人员捧出的水盆能“冒烟”,所有小观众都跑到桌前围成一个半圆。展示了液氮冻过的香蕉硬得可以砸核桃、冻过的玫瑰花瓣轻轻一捏就碎掉后,工作人员又捞出一条小金鱼置于液氮之中。
“啊!”观众发出一片惊呼,有的孩子甚至担心得捂住了眼睛。工作人员展示了几秒“速冻”小金鱼,重新将它放回水里。片刻,小金鱼又开始摆尾游动。大伙儿纷纷鼓掌叫好,孩子们更是“长出一口气”,开心地又蹦又跳。
行管局设在中科行健羽毛球馆的科学嘉年华,二十余项轻松有趣,浅显易懂的科普小游戏,不但让孩子们流连忘返,家长也玩得不亦乐乎。在“脑控无人机”展台,一位女孩将类似发圈的装置戴在头上,按工作人员指导专注凝神,几秒后,桌上的小无人机突然飞了起来。
“无人机捕捉的是脑电波的强度,不是具体内容。只要你专注地想着一件事,哪怕是‘中午吃什么’都行,脑电波达到一定强度它就能飞了。”听着工作人员的解释,家长们纷纷点头,孩子们更是争先恐后,想要试试自己的“意念”力量。
“你看比你成天傻玩好吧?”看着儿子一个个展区饶有兴致地体验过去,一位跟在后面的妈妈笑着打趣。她告诉记者,“这儿能学到知识,还能活动,特别好!孩子班里都传开了,可火爆了。”
行管局科学文化传播处工作人员王维鹏介绍,本次活动共计2000人来到现场。为了让更多公众有机会参与其中,还拓展使用线上平台直播互动和图片直播等多种渠道,收看人数逾2.3万人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