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女子称堂姐顶替自己上职高,如今成为当地一小学教师,教育局回复顶了原未注销学
本是关系亲密的堂姐妹,却因一场上学风波导致多年不睦,如今堂妹将举报信贴在堂姐就职的学校门口……至此,姐妹之情彻底决裂,这件事也在当地闹得沸沸扬扬。举报人李小娟(化名)
>>以为自己中考落榜 踏上外出打工路
1997年,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16岁的李小娟(化名)参加完中考后,在当地一所中学工作的父亲为其办理了一个委培指标,让女儿可借此方式继续学业,去上当地一个职业高中,毕业后可分配在当地当老师。
李小娟称,当年六安教育局为解决教育系统内职工子女就业问题,特定向招收一批教职工子女进入六安师范(现六安市裕安区第二高级职业中学)进修,毕业后会给安排工作。“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等了一段时间后上面回复说没办成。”李小娟对华商报记者讲述,当时一家人都以为是她没考好。眼看学没法继续上了,经过商量,父亲将李小娟送上前往滁州打工之路。
一晃五年过去了,2002年,父亲因一场车祸导致瘫痪,为方便照顾父亲起居饮食,21岁的李小娟从滁州回到六安老家。
>>邻居一番提醒 她发现居然是堂姐顶替了自己
“落榜”后就外出打工的李小娟,一直以自己当年没考好,所以才没接到委培通知,没上成职高。6月24日,李小娟告诉华商报记者,也就是2002年自己回家照顾父亲那一年,一次和邻居的闲聊中,她无意得知了被隐瞒多年的关于自己学业的秘密。
“附近有位邻居是父亲以前的同事,她问我‘你爸爸当年好不容易给你争取的委培名额,你最后怎么没去呢?’李小娟回复邻居说,当年没接到入学通知。这位邻居随后又接了一句,‘咱们这里一个学校有个女老师跟你名字一模一样,你是不是当年被人家顶替了?’”这样一番对话问愣了李小娟,“我被顶替了?是谁顶替的?怎么顶替的?”李小娟的心中顿时充满了问号。
邻居的一番话提醒了她。她揣着重重疑问找到那个与自己同名同姓的女老师“李小娟”,她简直不敢相信,这个顶替自己的人竟是同族兄弟姐妹中跟自己关系最亲密的堂姐李小芳(化名)。这么多年没见过几面的堂姐妹四目相对,李小娟质问对方是不是当年顶替了自己,“她说她是1997年通过学校顶的,因为她当时是复读生。”因为与李小芳的那次对话仅限于口头交流,李小娟手头缺乏有力证据无法向有关部门举报,后来这件事情就被搁置了。
一晃又是十多年,这期间,李小娟一直没有放弃搜寻证据,期待有一天能为自己讨个说法。
“如果没有顶替这件事,我现在会是什么样?不敢想象也难以想象!人生错位,青春流逝,是何等痛苦和遗憾。”2018年,李小娟在向当地教育部门举报的材料里这样描述自己的心情。
>>当地教育局称:顶替了以前未注销学籍
6月24日,李小娟的丈夫于斌(化名)告诉华商报记者,为了帮妻子查清实情,他曾托人在金安区教育局查到李小芳的原始档案,“帮忙的人说上面的名字写的是‘李小娟’,当年上职高前是从张店中学走的学籍,照片也是我妻子的照片,连父母的信息都是我岳父母的。”李小娟介绍,李小芳当年根本没有在张店中学就读过,怎么可能有该校学籍,因此可以判断被李小芳冒用的不止学籍信息,还有自己的中考成绩和职师委培名额。
2018年10月,经多年查证后,李小娟夫妻就此事向六安市金安区教育局举报。对方回复称,他们已查看过李小芳的档案,里面的信息并不像他们举报的那样。于斌随即提出能否拿出档案当面核对,“在我一再要求下,他们又改口称没看过档案,再后来干脆说档案没了,目前只有工作档案,此前的学籍档案查不到了。”于斌说到此有点哭笑不得,“一个没有学籍档案的人是怎么入职学校并顺利当上了老师,这是什么逻辑?”
2019年5月20日,李小娟向安徽省纪委信访室反映:“在职教师李小娟(原名李小芳)窃取李小娟身份、材料(李小娟的学籍和分数)去职高进修职师,并顺利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现要求予以纠正。”对李小娟的诉求,金安区教育向李小娟作出以下回复:
经查,李小芳和你系堂姊妹,两人于1993年均就读于左大桥初中,1995年李小娟随父母到张店中学就读(就读期间在该校建立学籍),而原就读学校学籍未注销。
1996年,李小芳在左大桥应届毕业参加中考,未被中专录取,同年秋仍在左大桥初中复读;1997年,李小芳在左大桥初中顶用李小娟在该校未注销的学籍参加中考,同年秋学期被录取到职高就读中专,2000年于职高毕业后未直接分配工作。2001年李小芳参加金安区举办的竞岗考试时被分配到当地一小学任教。
1997年,李小娟在张店中学有初三学籍,但其是否参加中考无法确定,1998年在张店中学参加中考,同年秋学期录取在张店中学职业高中班。
1997年,李小娟户口从施桥转入滁州;1998年,李小芳户口从施桥转入所就读职高学校。且两人身份证号码也不一样。
基于以上事实及相关规定,对此信访事件作出以下答复:
1. 李小芳1997年在复读时顶用李小娟在左大桥初中未注销学籍参加中考情况属实;
2. 由于李小娟未提供有关证据,以及本机关多方了解取证也无相关资料可查,现无法证实你1997年在张店中学参加了中考,因此对于你举报的信访事项及要求纠正的诉求不予支持;
3. 对李小芳在此事件中不诚信等行为,教育局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另行处理。
如不服本处理意见,可向金安区政府或六安市教育局提出复查申请。
对于金安区的处理意见,李小娟表示不服,随后向六安市教育局提出复查申请:请求撤销金安区的处理意见;彻查李小芳在1997年复读时顶替李小娟在左大桥初中未注销的学籍参加中考的真伪;彻查李小芳及其一届学生的档案去处;立即停止李小芳的侵权行为。
在一份由六安市教育局于2019年9月21日印发的处理意见决定书中,华商报记者看到市教育局的处理意见为:1.撤销六安市金安区教育局作出的《信访事项处理意见》;2.责成金安区教育局依法重新处理。
然而就在六安市教育局撤销金安区处理意见之后,于斌表示至今没有收到金安区作出重新处理的任何消息。
>>“妻子这么多年太不容易 希望能有个合理的处理结果”
于斌向华商报记者介绍,妻子1997年参加中考后没有接到任何录取通知,以为没考上便断了学习的念头,此后一直在滁州打工,直到父亲出事后才返回六安,期间并未复读再次参加中考,所以回复中称其1998年在张店中学参加中考并被录取到张店中学职高班一事根本不存在,她只参加过1997年那一次中考,就是在张店中学,而她当年的成绩却不知去向。对此,两级教育部门却一致表示,李小娟没有证据证明自己1997年在张店中学参加了中考。
6月24日,华商报记者多次努力联系李小芳,拨打数次电话仅有一次接通,对方称是李小芳同事,称李小芳本人忙于其他事情暂时无法接听电话。
华商报记者随后又联系到六安市教育局,对方回复称此事应与金安区方面联系。
记者致电金安区教育局,问及李小芳顶替李小娟一事是否属实时,对方称此事比较复杂,未作出明确回复就挂断电话。
于斌告诉记者,这个事情从正式维权开始已过去3年了,期间李小芳曾多次通过中间人找他们,希望通过经济补偿私了,但因赔偿金额未达成一致就一直僵持到现在。他们也希望双方能协商一个合理的结果。毕竟,妻子20多年错位的人生背后所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父亲车祸后成为一名植物人,多年瘫痪在床,母亲体弱多病,这期间妻子一方面要照顾父母,一方面还要打工赚钱支付父亲的巨额治疗费,艰难可想而知。
当年的学籍信息、考试成绩及上学名额究竟是否被人冒用?于斌说,只要能找到顶替者当年的学籍档案,一切自会水落石出。
华商报记者 江禾 编辑 刘妮
(如有爆料,请拨打华商报热线电话029-88880000)
本文由#树木计划#作者【华商报】创作,在今日头条独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这个新闻可以去找视频,堂妹是个学渣,没读完初中就打工去了,堂姐读书好,但第一次发挥不好,所以复读用了堂妹的学籍,现在是堂妹生活困苦,眼红堂姐,所以出来闹,他们的同学和同乡也出面做了证,视频了都有。 只顶了学籍?请问安徽教育局,什么叫只顶了学籍?这回复怎么就这么轻瞄淡写,学籍是能随随便便能顶替的吗?教育局有多少人是参与其中?呼叫安徽纪检委@安徽纪检监察 我上师范的时候,班级好多顶替别人名字考取的[捂脸] 以前上中专是不要复读生的,所以很多人用一些辍学生的学籍,但是考试都是自己考的。 教育部门负责纠正 为了自己的前途就断送了别人的一生的幸福!这种犯罪行为必须严厉打击[祈祷][祈祷][祈祷] 大家~期待安徽省的教育局发布信息。 顶替学籍的事很多,因为那时候师专只招应届生,所以就有复习生用中途退学应届生的身份,这跟顶替上大学不一样,这个的高考分数是自己考的,之前爆出来的都是直接用受害者的分数。 其实好多人不明白顶学籍是啥?我来说说,我是80初的,安徽的,在我前后那会好多考学要求应届生,顶学籍一般都是初中考高中开始顶,而且顶替的都是中途不上学的,在上学的也不可能顶。那时候农村初中不上完就辍学的太多了,中学也没身份证号码啥的,后来自己改个跟顶学籍一样的就行了,我那会复读也用了别人的学籍,后来高考改革了,成人也能参加高考,我嫌顶学籍的名字不好听,就用自己的名字以成人的名字参加高考后来上的大学。这个真的没啥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