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所大学厉害了!环校园经济圈将冲击“千亿级”产业,疫情带来新一轮升级
今年年初,上海邮电设计院接到一个紧急任务,为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建立 5G 通信网络。团队年初四赶到金山现场勘查布点,仅一周时间首批设备上线,让远程医疗得以顺畅实现。疫情期间,通信对于隔离中的人们至关重要,作为一家通信设计公司,邮电院承担起社会责任的同时也迎来了意想不到的机遇。
"2006 年我们刚搬到国康路时年收入 4 亿元,2019 年达到 13.5 亿元,三年内的目标是 20 至 25 亿元。" 邮电院副总经理陶蕾说。而邮电院所在的环同济知识经济圈,2019 年总产出达到 460 亿元,到 2025 年力争达到 1000 亿元。
环同济的异军突起让人感到诧异。这个最有望冲击 " 千亿级 " 的产业圈,不依靠曾经让杨浦走向辉煌的传统制造业,而是在一个没有大资金投入,没有大规模生产线,看起来有点文艺的设计创意行业发力。环同济没有魔法,只是在每次历史节点面前,它都抓住机遇,转型求变,将创新融入血液,让 " 大设计 " 的概念不断延展。
设计师戴着 VR 眼镜看 3D 建筑效果图。
赤峰路上涌现 " 同家军 "
上世纪 90 年代,我国迎来第一轮房地产开发热潮,以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为优势学科的同济大学抓住机遇,支持师生创业。学校门外的赤峰路上,从建筑设计、工程监理,到模型制作、图文输出等公司自发而生," 设计一条街 " 渐成雏形。
" 同济在全国最早创办城规专业,当时的理念就是‘真刀实枪’,老师带着学生参与实践项目,通过设计来改善人居环境。"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张尚武说。后来,科研团队遇到延续性问题,一届学生毕业后项目就中断了,于是学校鼓励师生走出校门。老师带学生,学长带学弟妹,一批以 " 同 " 字开头的公司在赤峰路上涌现,被称为 " 同家军 "。
今天的赤峰路设计一条街,仅剩零星几家模型店和图文打印店。
同豪土木的总经理韩厚正就是 " 同家军 " 里的一员。2001 年,几位怀揣着中国桥梁梦的桥梁系老师在赤峰路 65 号创办了同豪土木公司。2003 年在土木工程系读研的韩厚正到这家公司实习,毕业后留下来工作。" 当时我的导师很不理解,土木工程是老牌专业,为什么不去设计院,而去一家民企?"
"90 年代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市场对土木工程设计需求非常大,但 2000 年以后热度过去,很多设计师事务所纷纷转型。" 韩厚正说。
同济人不光向内盯着大学里的优势学科,还要向外看到产业发展的趋势,时刻保持与市场的结合度,跟随时代脚步自我更新。
中国一直是桥梁大国,但桥梁设计普遍使用的是美国和韩国的软件。" 我国有优秀的桥梁设计师,却一直没有国产的桥梁设计工具。" 同豪土木围绕这一目标开始了桥梁设计软件的研发之路。
以前国内开发的桥梁设计软件都是二维的,难以与国外三维的软件媲美。同豪的 " 桥梁博士 " 从一开始就引入三维空间,从 2006 年开始研发,到 2018 年上市,十年磨一剑。" 目前产品效率和实用性已和国外没有差距,而我们的软件更适应中国桥梁设计师的习惯和风格。"
设计一座桥梁和设计一个桥梁软件的效益不能同日而语。如今,全国 1000 多家桥梁设计院都是同豪的客户,背靠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天然需求,公司迅速占领了市场。
工业 4.0 赋能设计行业。
转型的经历各有不同,品识文化的 CEO 张晓亮曾走过两次创业道路。十年前组建公司,后来随着房地产下行退出公司回到校园读博,十年后,张晓亮二次创业,成立了一家做城市微更新项目的设计事务所。
过去作为设计师,张晓亮说自己始终是个 " 乙方 ",现在做运营,可参与项目从前端到后端的全过程。适时转型被证明是对的。" 如果不转型,继续依靠房地产的优势‘吃老本’,我们就会离市场越来越远,和产业的结合度越来越低。"
走过两次创业道路,张晓亮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这十多年间,同济自身的学科也在发生变化。2009 年同济成立了设计创意学院,学生除了设计,还要求掌握计算机、美术等多门学科,适应跨界需求。如今该学院的 " 艺术与设计 " 学科在世界大学排名中跃居世界第 13 名、亚洲第 1 名,年轻的设计创意学院在很多领域可与 " 老大哥 " 城规学院并肩。
危机中完成生态改造
走在赤峰路上,每隔十米会遇到几家零星分布的打图店和模型店。昔日挤满街头的设计公司大多已搬进高级办公楼或创业园区,曾经红红火火的 " 设计一条街 " 显得有些冷清。
"90 年代初创业时,赤峰路上的店面租金一天一平方米只要两块钱,打印图纸只要过个马路就行。" 张晓亮说。赤峰路周边的书香公寓和鞍山新村,小区有一半是设计工作室,小团队租一个三居室的房子,居住和办公混合。" 当时环同济的氛围就像是设计领域的‘义乌小商品市场’。"
传说中的 " 设计人村落 " ——书香公寓。
" 设计是一个智力密集型行业,只要人手一台电脑就足够。" 曾在杨浦区科委工作的区统计局副局长童惟平说,同济周边有很多租金低廉的载体,承载了同济早期溢出的初创公司。师生住在附近,上课在附近,上班也在附近,在步行两公里的圈子内兼顾了生活、学习和工作,这是环同济的天然条件。
然而到 2000 年以后,环同济遇到了载体紧缺危机。企业要扩张业务,而新的设计公司每天都在诞生,学校周边已拿不出更多空间。与此同时,小型公司集聚野蛮生长的产业生态发展到一定阶段,亟需成规模的领军企业来引领行业发展。
双重危机之下,杨浦区政府开始一边改造同济周边空间,满足载体需求,一边引入大院大所,完善产业生态。2003 年赤峰路改造,让校园门外许多半住宅办公点变成正规设计公司。2004 年同济大学科技园成立,一批高科技企业迁入科技园。赤峰路的效应辐射到附近密云路、国康路、四平路,引入了被称为上海 " 四大设计金刚 " 的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邮电设计院、同济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同济规划设计院,还有中建设计集团、上海设计中心、全球建筑设计界排名第三的日本安藤忠雄设计公司等先后落户同济周边。
国康路上,设计行业的大院大所密集落户。
2007 年,杨浦区与同济大学签署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面合作联手推进自主创新框架协议》,并形成《杨浦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总体规划纲要》,区校共同推进杨浦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建设。至此,生态圈有了自己的名字。此后经过一系列腾地和改造工程,一批更智能化的全新载体出现,由巴士一汽公司改造成的国际设计一场就是其中佼佼者。
昔日巴士公司,变身国际设计一场。
" 这里原本是巴士公司的停车库,每一层都有一条长长的坡道,是当年车辆进出的通道。" 同济建筑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汤朔宁还记得刚搬进来时,设计师们就是在杂草丛生的现场亲手设计了自己的办公楼。原有的车行坡道被保留下来,在坡道上搭建出阶梯式的办公空间,坡道转弯处设实验室。" 在坡道上办公,这是对原有工业遗存的一种致敬。"
曾经的巴士通道。
设计院最初有 900 多名设计师,现在发展为 5000 人的大团队。设计一场的大平层结构一层能容纳两三百人,为不同细分领域的设计师提供交流空间。大楼屋面和立面布满了光伏电池,绿色环保理念贯穿整幢大楼。
国康路引入大院大所、国际设计一场的改造,都和政府的引导有关。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强指出," 在一个自发形成的生态圈里,政府如何有效干预必须把握一个度。" 当初在同济形成良好创业氛围的时候,杨浦只是鼓励其发展,只有当创业者遭遇载体危机时才 " 雪中送炭 ",一步步顺势引导,既培育了这个产业,也陪伴着这个产业发展。
设计师在自己亲手设计的大楼里办公。
" 大设计 " 概念不断延展
今年年初新冠疫情爆发,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又一次面临历史考验。立足危机,环同济再次重新出发。
疫情期间催生了很多新需求。过去,地铁对于网络通信要求不高,但疫情中的人员监控和流行病学调查,都需要良好的 5G 视频信号。上海邮电院从年初承接了上海地铁 412 个站,2000 多个出入口的 5G 视频信号覆盖工程,让每个闸口的视频信号实时快速传回数据中心。
参与建设全国防疫抗疫信息平台、为创业园区开发疫情防控系统……疫情之下,邮电院迎来了机遇,今年一季度公司利润同比微增。" 在这次疫情后,5G 新基建和大数据中心建设将成为邮电院未来的重心。" 陶蕾说。
在环同济的大院大所中,邮电院一直是个 " 另类 "。" 我们刚进来的时候,周边一圈都是市政建设类院所,邮电院是唯一一家做通信的。" 进入环同济以后,邮电院第一时间和同济大学合作成立了全新的塔桅中心。" 邮电院擅长做通信铁塔,而同济在建筑结构上的技术能让通信塔满足荷载的同时更具设计感。" 那是在 2006 年,邮电院的进入扩充了环同济的专业版图。
如今,环同济的圈子里不仅有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还有工程咨询、环保科技、工程设计软件等知识型服务业公司,甚至还有设计师开出麻辣烫店、肉夹馍店。" 大设计 " 的概念在不断延展。
同济设计团队改造的口袋花园。
口袋花园成了周边居民的乐园。
毕业于同济建筑系的白鑫在设计院工作八年后下海,创立了力本建筑设计公司。而在行业普遍低迷,工程量下滑时,白鑫又和朋友一起开了一家肉夹馍店。
初创团队里三个建筑师和一个规划师,没有一人从事过餐饮业。但出自设计师之手的肉夹馍店,在空间塑造上体现出了和普通餐饮店不同的设计感和气质。
" 来吃馍 ",取自设计行业的一句话 "Less is more"(少即是多),比起一家小吃店," 来吃馍 " 更像是一家咖啡馆。店外,原有大台阶被削掉,让出外摆空间,顾客可以露天就餐。店内摆放着 2 张长桌,座椅摆放距离按照人体工程学设计,舒适的距离感让年轻人流连在店里上网和聊天。
" 来吃馍 "。
对白鑫来说,无论是开设计师事务所,还是运营一家肉夹馍店,创新从来都是内在驱动力。这也代表了很多同济人对创业的心态,创业不一定要高大上,不一定惊天动地,但一定时刻坚持创新和求变。
疫情过后,全行业面临共同危机,在市场逐渐恢复的过程中,人们更需要一些有特色的,更加人性、健康、安全的空间设计,这对环同济来说未尝不是又一个新的机遇,又一次挑战和突围。
国际设计中心。
今年初,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与杨浦滨江、大创智、大创谷一起成为杨浦区面向未来重点打造的四大功能区,是疫情中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力点。杨浦区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和区长任组长的发展推进领导小组,将通过区校联动、规划引领、政策配套,全力打造环同济升级版。
需求总有起伏,新的热点也会层出不穷。陈强认为,环同济的未来将从传统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的 " 红海 ",驶向生态、文化、智能综合设计的 " 蓝海 ",从单一的产品和服务设计,转向跨学科跨领域的智能集成解决方案供给,不断催生新业态,为杨浦及周边区域持续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栏目主编:王志彦 本文作者:黄尖尖 文字编辑:黄尖尖
图片摄影:黄尖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