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升学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家园
专业、学校怎么选?免费公益咨询解答开通学校版块微信:543646没考上高中怎么办,不要慌!
热门:大连报关学校招生网增加印象分,实用新型专利包过申请发明专利申请并不难,代写全部材料,轻松申请!
查看: 896|回复: 0

80万“海龟”不敌本土毕业生?出国留学值不值?

[复制链接]

9

主题

31

回帖

13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3
发表于 2021-2-21 23: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集群智慧云科服发明专利申请
最近大火的职场综艺《令人心动的offer》中,有两位实习生的遭遇引起广泛讨论。一位是有着世界名校留学背景的斯坦福学霸王骁,另一位是28岁裸辞,想“背水一战”拿到offer的二本学生丁辉。
            

            
            

            
            左:王骁  右:丁辉
            他俩的情商表现是吃瓜群众讨论的焦点,但他们的学历背景也成为热议的话题:当二本生和名校海归同台PK时,到底谁更胜一筹?
            在综艺里,二本学生“背水辉”虽然在中途被淘汰,但他表现出来的职场韧性却令人印象深刻。相比之下,斯坦福小哥略显傲气的“凡尔赛”行为要比专业实力更抢眼。
            早年间,出国留学被视作一种“镀金”,回国后的职业发展道路也颇为光鲜。而近年来,随着回国学生人数逐年上涨,学历不等于能力,海归哪怕是斯坦福的光环在HR眼中几乎已经不再。
            跟874万应届毕业生抢饭碗?
            UniCareer近日发布的《2020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受疫情及就业移民政策收紧双重影响,今年回国求职海归数量暴增七成,达80万人
            他们不仅要向有限的岗位发起冲击,还要与874万国内应届毕业生同台竞争,一张海外文凭并没有让企业对他们高看几分。
            “回国就业的态势的确比往年来的迅猛,但这些人的质量有多高就不好说了。”在国内一家医药企业从事HR岗位多年的方静说。
            方静所在的企业是国内一家高科技生物制药上市公司,主要招聘的是生物和药化领域的研发人才,学历背景多为硕士、博士及以上。
            在招聘环节,方静发现,今年有很多在海外进修的博士后还没等到合同结束,就选择了提前回国
            “这一类候选人确实比以前要多不少。”她补充到,“就连我们公司里一些高管也在给还在留学的子女订票回国,宁愿在家上网课,都不愿意让孩子在当地待着,毕竟国内还是比较安全的。”
            方静将今年回国的海归分为几类:一类是在国外毕业甚至已经在当地工作的人,出于安全考虑,想要躲避疫情而尽早回来;另一类是原先打算毕业后留在国外发展,种种原因导致实际工作情况并未达到预期的人。还有一类则比较特殊,可以称为“出口转内销”型,是一群原先准备出国,但因疫情受阻,干脆先在国内就业的人。
            甚至以前在就业市场上不常见的人才,在今年也密集回国。
            “包括一些高中阶段就出国,本科和硕士都在国外念的这批人,我们这段时间也有接触到一些。”互联网公司HR海伦介绍到,“往年在招聘时接触到的留学生比较多的是硕士阶段才出去留学的。”
            和方静观察到的一样,海伦也发现,原本在海外已经定居或是已经工作好几年的一些人,如今也选择了回国就业
            据《2020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在海归就业行业排名中,金融和科技行业高居前两位。
            

            
            图片来源:UniCareer《2020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
            但受宏观环境影响,金融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日俱增,因此金融行业的海归就业占比同比上年有所下降。
            与此同时,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相关从业人员需求不断攀升,一跃成为归国留学人员主要的就业领域。其他行业中,新经济下的大文娱、在线教育等行业的海归就业占比都有所上升。
            但方静认为,对技术型岗位来说,学校好很重要,应聘者的学历往往跟能力成正比。候选人是否有过海外经历,对公司来说则不是那么重要。
            “在我们这行,你在国外读个博士或者进修个博士后,就一定比国内同学历的优秀吗?不见得!我们面试下来,六七成的留学生并没有同类国内学生优秀。
            然而,同一职位的起薪会向拥有海外经历的候选人倾斜,只不过幅度并不大。
            “对于基础岗位来说,起薪差距也就500-1000块。”方静说,“我们公司还是以候选人的能力来定薪,能力强我们才会给高薪。不过,海外回来的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更高,希望拿到更高的薪酬。”为了留住优秀的候选人,企业则会在原定的起薪上稍作增加。
            海伦介绍,由于前几年互联网行业对国内名牌大学毕业生和留学生并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行业内对学历的要求较为宽松。
            但近年来,随着行业的飞速发展,清北复交的毕业生们都扎堆在互联网。回流的海归直面的是跟这些985、211的应届毕业竞争,而985的毕业生比海外随便一个大学的海归对海伦更有吸引力。
            有时,海伦会做一个“简单粗暴”的排查,尤其当手头收到的简历量很多时。
            “比如我收到2000份简历时,我可能会把大专及以下全部筛掉。接下去我会看应聘者的本科院校,把不是985的再筛掉,再从剩下的人里去挑。这样也会比较节省时间。
            文化适应性是海归硬伤?
            留学光环其实跟国内企业发展有关。中国加入WTO之后,贸易往来增多,大批外企进入中国。有外语优势的人才因此变得吃香。
            民企崛起和留学生不再稀缺,企业也看清了海外学历的实际价值,以及其中的水土不服。在交谈中,两位HR都提到了留学生文化适应性的问题。
            在方静眼里,很多留学生,“尤其是家庭条件非常好的”,没有努力工作的意愿,在工作上也没那么能吃苦,同时还会携带着西方文化价值观。
            “他反而不适应国内这种东方文化,觉得所有人都应该围绕着西方文化转。”
            方静也遇到过认真踏实的留学生,不过对方对国内职场的大环境缺乏基本的理解。
            曾经有一个从高中阶段就出国读书的男生,家里人托关系安排他到方静所在的公司轮岗实习。在人力资源部工作期间,方静发现,这个男生虽然家境优渥,但身上并没有富家子的做派,“人很认真,很踏实,也很愿意去做事。”
            然而,方静还是感觉到,有一些东西,他还是缺失了。
            这位男生由于自己的性格比较单纯,对很多事情看得很简单,比如职场上有些话背后的画外音可能听不出来,而人力资源部又是很需要员工懂这些人情世故的。对于这类员工来说,去适应眼前这份工作环境,可能需要比其他人花更多的时间。
            海伦也感觉到留学生文化适应性的问题。一部分留学生在学成归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会“比较心高气傲”。在团队融合这一点上,由于留学生对国内的就业行情和团队文化缺乏了解,融入也会比较慢
            

            
            图片来源:pexels
            除此之外,作为一名正处于发展期药企的HR,方静看中应聘者身上实打实的专业技术。公司的的性质要求市场部的员工也需要具备行业专业知识,“所以这个人一定要是专业技术出身,同时他的性格还得外向,其实这跟他是不是在国外读过书,是没有关系的。”
            方静也并不是没有尝试过给市场部录用一些有过海外留学经历的候选人,即使对方本科学历不错,硕士留学,英语也好,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差距还是摆在了技术上。这类候选人将来入职后,技术层面还得通过初期的带教学习来弥补,这对公司来说,无疑是一项不经济的选择。
            留学光环真的褪到一点不剩了吗?现实并没有那么绝对。
            一个赤裸的现实摆在面前,公司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人才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某一时期可能很需要海归,尤其是海外名校的毕业生,目的是美化公司门面,甚至在某些场合成为装点门面的“工具”。
            比如,企业在做上市筹备或上市审核的时候,会涉及到相关人员的资质提交。海伦介绍,在这个阶段,人力资源部通常会考虑招募一些国内名校或者是海外名校的留学生,从而有利于企业在推广层面进行包装。
            鄙视链底端:英国硕士?
            在HR眼里,业内确实存在一条“鄙视链”。
            这条“鄙视链”的形成虽然也是为效率服务,比如在筛选简历时会看第一学历,先筛去大专和普通本科的学生;之后一轮再筛选非985学校的毕业生。
            而英国硕士很可能在第一轮筛选中就“挂了”。
            方静看来,英国硕士的技术能力通常很一般。在英国,硕士项目普遍都是授课型,学生上完规定课程,提交完论文,硕士文凭也就到手了。这导致在技术型公司很难适应要求。即便是勉强被录入公司之后,还需要后期非常努力的学习才能弥补专业上的短板
            互联网公司的HR海伦也认同这一观点。在过往面试中,海伦碰到过不少英国一年期硕士应聘者。一开始,为了让项目成员的背景“好看一点”,海伦准备往里面放几个留学生。“但我面了一些之后觉得确实挺水的,之后可能就会避免去用这类留学生。”
            但作为英国G5硕士毕业的留学生,目前在四大工作的Catherine并不认同HR的判断。
            “水校哪里都有。”Catherine说,“HR对海外学校的了解程度也是不同的。有些HR可能看到比较狭隘,觉得英国一年的硕士很水,但一些对学校了解比较多的HR,就知道即便是一年的硕士项目,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Catherine在本科阶段念的是一所中外合办大学的2+2项目,前两年在国内就读,后面两年去英国的校区就读。
            其实,Catherine当初选择一所中外合办大学的目的很明确。由于高考发挥不理想,报考国内院校“挺亏的”,当时又正好看到有中外合办的学校,Catherine觉得自己可以再拼一下,经过四年的学习,还是可以申请到好的研究生院校。
            一切也如Catherine所愿,大四那年,她顺利申请到了英国一所G5院校,就读经济专业硕士项目,项目时常为10个月。
            

            
            伦敦 来源:pexels
            Catherine并没有在就读期间“划水”。相反,这个项目时间短,需要研读大量文献,考核也不轻松。她几乎没有时间在当地找实习,更不用提正式的工作了。
            据她所知,身边朋友基本都选择毕业后回国找工作。唯一在当地工作的两位,一位是从高中到硕士,一直在伦敦念,对当地的情况非常熟悉;另一位则是本科和硕士均在伦敦政经,也有过一些相关的实习,之后顺利找到了工作。
            在英国硕士泛滥的这几年,G5却一直很难申。Catherine认为,即使本科是清北之流,也未必能申请到顶尖的牛津和剑桥。她有一位本科在浙大读会计的朋友,“是那种在班里排到前五的,能力也很强,但是他当时了解下来,能申请到的最好的院校,基本也是牛剑以外的了。”
            但Catherine也表示,目前国内各行业内卷严重,即使是英国G5院校的毕业生,对比下来也不占多少优势了。
            虽然毕业于金融专业,Catherine说自己从来没有考虑过去投行,原因很简单:投行太看重候选人的本科院校了。“除非你的研究生学校非常好,同时面试表示非常出色,才有可能进去投行。”
            砸几十万去留学,值吗?
            留在英美变得越来越难,海归回国能拿到多少薪资呢?
            据UniCareer发布的《2020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有近4成海归第一年年薪不足10万。
            

            
            图片来源:UniCareer《2020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
            很多家长发出灵魂叩问:花几十甚至几百万送孩子出国留学,值吗?
            作为曾经在美国工作多年,回国后在外企和中资企业都有过经历的资深猎头,Clare认为,长远来看,留学经历的确对人生的丰富度和完整度有很大的好处。
            “毕竟国外学术上还是踏实很多,特别是英美顶尖学校的理科和人文学科,能给一个人打下非常好的学术基础。”
            她也很能理解留学生归国热。能在国外毕业留下来的还是少数人,而且华裔在英美职场的上升空间的确存在天花板。如果想要乖乖往上爬,当然完全可以,在中层混混,日子也很好过,美国一套房相比北上广深也要便宜很多。
            “但你的根不在那里,如果要将自己从里到外都‘洗白’,可能要付出巨大代价,最后也未必获得同等的利益。”在Clare看来,中国留学生最大的优势还是在于国际化的背景,尤其是在跨境业务上。
            但回国之后,并不是意味着就能凭借留学背景坐吃山空。像是黑石这样的顶级私募,也不见得会舍弃清华北大的优秀人才,而完全录用海归。
            Clare提到的另外一点则值得深思,也就是新一代海归的经历已经和上一代不同,无论是经历的磨难还是事业心,都像是被包装过。
            “很明显的一点,很多海龟身上的特质不是自然生长或者说野蛮生长出来的,而是被刻意包装和调教出来,你一旦把他放回汪洋大海里,这条鱼并不一定能跃龙门。”
            Clare是千禧年之后不久去美国留学的一批中国学生。教育部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为3.9万人,2004年也不过11.4万人。
            留学期间,Clare的生活跟如今外界眼中留学生“衣食无忧”的情况可以说天差地别。
            

            
            图片来源:pexels
            “那时候没有什么钱,每周坐公交去买一次菜,单程都要40多分钟。洗衣做饭刷马桶都是自己干。”这样的生活,Clare坚持了8年多。
            在如今的Clare眼里,异国他乡独自生活受过的苦,对一个人性格的塑造甚至比读书带来的影响还要深远
            可是,现在的留学生已经很少经历这些。“现在的孩子到国外,那些家庭条件好的,有几个不请阿姨?这些孩子就算到了国外,也没有真的苦过,他跟在国内时是差不多的衣食无忧的一种生活方式。”
            二十年间,无数中国人走出国门,远渡重洋去异国求学。数据显示,2019年度,中国留学生的数量已经是世纪之初的18倍,从3.9万到70.35万,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出于各自不同的考量:求新知、感受异国文化、镀金、移民......
            在回流趋势愈发猛烈的今天,出于“镀金”目的而出国的这些人,重新踏上熟悉的土地,挤入人才招聘的洪流,是否会忍不住问自己:我真的“镀金”了吗?
            或许,一切还是要回归到自我修炼上。海外留学究竟值不值,或许不能用薪资去衡量,应该拉到更长远的未来,在人生的完整度和丰富度上,曾经的那段留学时光,是不是为生命添了几笔意义。
            ※特此感谢方静、海伦、Catherine、Clare为本次采访提供一手信息。为保护隐私,文中采访对象除Clare外均为化名。
            References:
            http://news.cctv.com/2020/12/23/ARTIHFljVtQ6TKtUPURUNmg5201223.shtml
            https://business.linkedin.com/zh-cn/talent-solutions/s/sem-report-resources/overseas-student-jobseeking
            https://www.bloomberg.com/graphics/covid-resilience-ranking/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7212147274630474&wfr=spider&for=pc
            http://www.xinhuanet.com/video/sjxw/2020-12/22/c_1210941290.htm
            http://www.cbdio.com/BigData/2020-08/03/content_6158991.htm
            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1332902-1-1.html
            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t/moe_47/s3573/201004/t20100416_83063.html
            -End-
            最近有不少读者向我们反映,公众号信息流被打乱,无法在8:30准时收到留学全知道的最新推文。其实我们每天都在定时更新!只是微信公众号更改了推送算法,如果不把“留学全知道”设为星标,就会错过我们的消息……
            如果还想收到我们的推送,记得一定要在公众号主页右上角将留学全知道“设为星标”,经常为我们的文章点个“在看”,让我们出现在你的“常读订阅号”中吧~
            立即领取限时免费家长学院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家园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111升学论坛

GMT+8, 2024-12-28 02: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