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满篇复读“XX平安”的出版物《平安经》引发热议,网友指其中内容空洞无物,不应称为书籍,而其作者贺电系吉林省公安厅常务副厅长,更增加了外界的好奇。
自7月27日此事发酵,各方对舆论质疑迅速作出回应:吉林省委决定成立联合调查组,当事人贺电在吉林公安厅党委民主生活会作深刻检查,出版方群众出版承认审核把关不严……
微信公号吉林发布7月31日消息,吉林省委决定,免去贺电同志吉林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职务。
根据群众出版社官网此前的信息,《平安经》出版于2019年12月,1月2日正式上架,定价299元。针对该书的介绍称,“书稿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亦可作为一部小百科词典,方便读者查阅相关知识。”
7月30日,澎湃新闻搜索发现,该书在主要电商平台已无法搜到,群众出版社官网也删除了对这本书的介绍。
就此事,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此前两度发文评论,其中一篇评论指出,相关方面必须认真对待,及时公布调查核实结果,回应群众关切。因为,这不仅仅是某位领导干部的个案,也关系到党员干部队伍的形象。
饱受质疑的“奇书”
7月27日晚,有网友在新浪微博发帖称发现一本“奇书”——《平安经》,该书的内容如复读机一般重复某某平安、某某地平安,如“眼平安,耳平安,鼻平安,舌平安,身平安,意平安”“初生平安,满月平安,百天平安,1岁平安,2岁平安,3岁平安……”
随后,有网友通过检索发现该书作者系吉林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贺电。也有网友发现,该书出版后一度受到吹捧。
这本书迅速引发讨论和质疑,有网友认为这不应称为一本书,出版社给予出版是审核不严。
官方简历显示,贺电生于1964年4月出生,吉林梨树人,中共党员,是法学和历史学双料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一级警监。
吉林省法学会官网资料显示,贺电是法学、公安学专家,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重大项目10项,出版著作30部,在《国外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战线》、《公安研究》、《学术界》等国家级、省级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3篇论文被《新华文摘》转载。2部专著分获公安部金盾图书奖和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篇论文获省政府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中国法学会法治论坛、长春市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等奖励。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平安经》的封面上印有人民出版社和群众出版社字样,吉林当地也有相关报道称该书由人民出版社和群众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
不过,7月28日下午,人民出版社发表声明称,“从未出版《平安经》一书,也从未同意与任何单位联合出版该书。对于假冒我社名义出版该书的行为及其相关责任人,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吉林成立联合调查组,作者深刻检讨
7月28,吉林省公安厅工作人员就此事向澎湃新闻表示,《平安经》的创作系贺电业余时间的个人行为。
随后,官方迅速反应。
吉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微信公号“吉林发布”7月29日下午发布消息称,7月29日,吉林省委决定,成立由省委政法委牵头,省纪委监委、省委宣传部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吉林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贺电所作《平安经》有关问题进行调查核实。
7月30日下午,出版方群众出版社在微信公号“警营书香”发布情况通报称,该社出版《平安经》一书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暴露了该社政治意识不强、管理责任缺失、审核把关不严、出版流程不规范等严重问题。该社将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调查工作,严肃查处违规行为,依法依纪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认真总结剖析、深刻吸取教训,切实加强图书出版管理,坚持正确出版导向,努力为广大读者推出更多优秀图书。感谢社会各界和广大读者对该社工作的监督。
“警营书香”简介显示,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由群众出版社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于2010年5月合并组建,是公安系统唯一的图书出版机构、公安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
同时,吉林省公安厅微信公号“吉林警事”7月30日下午发布消息称,省公安厅党委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坚决拥护省委对《平安经》有关问题的调查决定。
消息称,7月29日,吉林省委成立关于对吉林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贺电所作《平安经》有关问题进行调查核实的联合调查组后,吉林省公安厅党委立即召开民主生活会,传达省委决定和公安部要求,查找问题不足,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加强队伍管理。 厅党委成员一致表示,坚决拥护省委决定,全力配合调查组工作,尽快查清事实。会上,贺电同志作了深刻检查。厅党委各同志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表示要以此次事件为警醒,深刻汲取教训,认真反思问题,进一步加强队伍管理,坚决杜绝发生类似问题。 厅党委成员一致认为,要进一步扎实开展公安部部署的“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提升政治素质、强化责任担当、忠诚履职尽责,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全面做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各项工作。
中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两次发文评论
7月29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客户端发布《如此平安太荒谬》一文指出,《平安经》这本奇书让群众强烈关注和不满,有几个匪夷所思的问题需要给出答案。
评论认为,据媒体报道,贺电是公安系统的厅级领导干部,发表过多篇论文,具有双博士头衔。从经历来看,作者应该有较高的学术素养,这样水得让人拍案惊奇的书显然与其应有的素养很不相称。
此外,评论指出,最令人无语的是,这样一部“水货”,吉林当地多家媒体居然刊登了读后感言,甚至还有官方媒体组织了“《平安经》公益朗诵活动”研讨会,一些领导干部、学者大肆吹捧。当地某系统、部门微信公号还曾刊发书评,称赞“值得一读”“学者阅读此书,顿悟平安哲理,商贾阅读此书,企业平安无虞,民众阅读此书,安享世间太平”,溢美之词令人瞠目。这背后是不是“阿谀之风”“拍马之风”使然,也需要认真调查。
评论认为,网上对该书的评价完全一边倒,说明群众心中已经秤出了这本书的“斤两”。围观群众可以一笑了之,但相关方面必须认真对待,及时公布调查核实结果,回应群众关切。因为,这不仅仅是某位领导干部的个案,也关系到党员干部队伍的形象。
7月3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再次发文《领导干部要习惯在监督下工作生活》,认为,群众对领导干部积极监督,相关方面回应群众关切、及时进行调查,从处置《平安经》事件的过程中可以清晰看到,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组织监督都在同向而行、发挥作用。
文章指出,《平安经》一书有关问题尚需严肃调查核实,但在这件事情上,广大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都应闻者足戒,都要清醒地认识到,手握公权力就要自觉接受监督,正确对待监督、主动欢迎监督,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要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严守公私界限,明辨是非、克己慎行,讲操守、重品行,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这既是纪律和规矩的要求,也是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的认可标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