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不到工作就填灵活就业”“碰到核查就说在做自媒体”……最近,有媒体调查发现,尽管教育部门明令禁止,但高校软硬兼施让学生用“就业证”换“毕业证”,给就业率注水的现象依然存在。
不得不说,这是“灵活”被运用得最灵活的一次,这是自媒体的存在感被“刷”得最高的一次。而之所以让“灵活就业”和“自媒体”成为打造就业率的两大主力,或许就是因为今年教育部对就业率的统计有了新的要求。
前不久,教育部发布通知,明确指出互联网营销工作者、公众号博主、电子竞技工作者等属于自由职业,应纳入就业统计。但教育部这是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做出的对应调整,前提还得是实事求是。
早在2013年,新华网的一则报道就总结了当时就业率造假的各种招式——妙招:开网店找公司“假就业”;土招:刻假公章“假装”就业;奇招:班干部帮舍友“被就业”;囧招:小超市“签”二十毕业生;绝招:百元网购假就业协议……
只不过现在,某些学校的造假借口和方式,又“与时俱进”了。
而几乎每年,教育部都要表态,要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造假行为严肃处理。比如,早在2006年,教育部新闻发言人就表示,“从明年起,教育部将完善评估机制,对就业率造假的高校,在审核评估高校工作时实行‘一票否决’”。
然而,十几年过去了。我们只看到了造假方式的花样百出,鲜见一些高校的具体负责人受到严厉查处。这或许也是造假现象难以得到遏止的重要原因。
广州某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的一位毕业生就反映称,自己被“灵活就业”,辅导员还一片良苦用心地告诉他,“之所以‘出此下策’,是为了不让较低的就业率数据影响学校之后的招生。”你看,劝学长骗学弟学妹,都这么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然而,虚假的就业信息,不仅没有任何参考意义,对考生、对教育管理部门、对外界都是一种误导。而当各大高校纷纷习惯了就业率造假,当社会各界提起毕业生就业率都是会心一笑时,那么就业率就失去了统计的意义。
学校带头造假,辅导员辅导造假,甚至威逼利诱学生造假,这是最糟糕的“最后一课”。一些高校需要认识到,就业率造假毁掉的不仅仅是就业数据的参考价值,还是“一届又一届”的诚信。
众所周知,今年全球疫情肆虐,再加上外部环境的变化,很多企业单位收缩了招聘计划,媒体也报道了诸多毕业生找工作难的现象。如果一些高校就业率不理想,公众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如果耍花招把数字做得过于漂亮,反而是在是愚弄公众,误导决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