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更好发挥新业态就业稳定器作用
——访滴滴出行董事长兼CEO程维
本报记者 刘志强
从做打车软件起步,快速成长为大型一站式出行服务平台,成立仅8年的滴滴出行折射出我国互联网经济新业态的旺盛活力。新发展格局下,滴滴出行会着重开展哪些创新,将怎样改善广大用户的出行体验,又会对稳定就业发挥怎样的作用?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滴滴出行董事长兼CEO程维。
让交通出行更便捷、更舒适、更绿色
记者:在您看来,出行服务新业态近年来的快速成长得益于什么?构建新发展格局,滴滴将在哪些方面发力?
程维:2012年创业以来,滴滴逐步发展出网约车、出租车、代驾、共享单车、加油充电等多元化服务。目前,滴滴的全球用户已达5.5亿人,年运送乘客超过100亿人次,年活跃司机超千万人,全平台峰值日服务突破6000万次。
近年来出行服务新业态之所以能在我国快速成长,一方面是由于14亿人口海量的出行需求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有力的发展支撑,另一方面则得益于我国对新产业(195.250, 8.72, 4.67%)新业态的大力支持。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和各地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网约车发展的政策文件,并从战略、运营等方面给予企业很多指导和帮助。可以说,政府部门的支持,让滴滴收获了成长,也坚定了持续创新的信心。
新发展格局下,滴滴将充分利用我国在一些领域的先进技术和坚实的产业基础,适应不断升级的市场需求与技术变革趋势,让交通出行更便捷、更舒适、更绿色。具体看,将重点从4个方面发力:
一是线上化。8年前,人们打车基本还要在路边扬招,而现在大家都习惯了手机下单、约车出行,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出行场景实现线上化。
二是电动化。相比汽油车,电动汽车能耗成本较低,广受网约车司机欢迎。目前,滴滴平台已经接入100多万辆电动汽车,今后规模还会增加。
三是共享化。共享交通有利于高效利用资源、缓解城市拥堵和实现交通可持续发展。像共享单车一样,电单车、摩托车、汽车今后都将加快共享脚步。特别是汽车,滴滴正与一些车企合作,围绕“共享”设计能够快速迭代的车型。
四是智能化。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目前滴滴网约车平台对10分钟后某区域用车需求的预测准确率已经提升到85%以上,平台可以据此提前调度车辆、满足更多需求。智慧调度之外,我们也和许多汽车企业、互联网企业一样,在智能驾驶领域持续研发、加强投入。今年6月,滴滴首次面向公众开放自动驾驶服务。今后,智能驾驶将是滴滴十分重要的战略发展方向。
从海外市场来看,经济全球化仍是大势所趋,我们也仍将坚定地扩大国际业务。即便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滴滴也克服困难在俄罗斯、秘鲁等地新开通了服务。目前,滴滴已在巴西、墨西哥等10个国家开展服务,海外注册司机累计已超过200万人。
今年滴滴平台吸纳灵活就业人员已超150万
记者:平台经济的一大特点是吸纳就业能力强。在创造带动就业方面,滴滴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程维:平台经济在吸纳就业方面具有工作时间灵活等特点。像网约车司机,人们只要有车、有驾照、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就能加入。根据我们2019年的统计,滴滴平台在国内创造并带动了近1360万个灵活就业机会,其中包括网约车司机、代驾、单车运维人员等760多万个,上下游产业链的汽车生产、销售、加油及维保等就业机会近600万个。在滴滴司机队伍中,有21%是家庭唯一收入来源,社会效益显著。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新业态的就业蓄水池、稳定器作用明显。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我在浙江一座县城打了一辆网约车。司机告诉我,最近他所在的工厂效益一般,月工资只有2000元。为了贴补家用,他选择了兼职开网约车,1个月能多收入5000元。
据统计,今年滴滴平台吸纳灵活就业人员已超150万。近期,滴滴还投入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并牵头成立了新经济就业促进联盟,预计全年可新增300万个灵活就业岗位。总之,我们将竭尽全力,为稳定就业岗位、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作出更大贡献。
出行服务必须把安全摆在第一位
记者:在高速成长的同时,出行服务新业态也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将来行业应如何实现规范健康发展?
程维:“让出行更美好”是滴滴不变的追求。从初创企业成长为行业领先企业,滴滴越来越意识到不应该只关注市场竞争、看重自身规模,更要认清和履行好企业的社会责任。
比如,要加强安全保障、降低运营风险。不同于快递、物流行业,出行服务承运的是人、是生命,必须把安全摆在第一位。这两年,我们为提升安全水平,先后采取了加强司机资质审核、推荐乘客设立紧急联系人、车内录音录像、为车辆加装桔视车载智能设备、防止疲劳驾驶强制休息等一系列措施,逐步打造起一套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环节的安全管控体系。当然,安全保障永无止境,尽管安全水平比以前有了进步,但滴滴仍将持续努力。
又如与传统业态实现融合发展。网约车的快速发展确实对传统出租车行业造成不小压力,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处理好新旧业态之间的关系。下一阶段,滴滴将把与出租车实现融合发展作为重点工作,在保障出租车司机收入、提升出租车行业信息化水平与服务水平等方面开展探索。相信在有关部门的监管和行业企业的共同努力下,网约车等出行服务新业态能够进一步走上规范、良性发展的轨道。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