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知识改变命运,那么,更进一步来说,教育能否帮助一个穷孩子跳出他的固有阶层,实现阶级跨越呢?
[size=0.944em]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部BBC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全程跟拍了英国6个富孩子和穷孩子彼此交换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后,有一个怎样的差异——《交换学校:阶级划分》。
[size=0.944em]在英国,教育体制一分为二,分为以平民教育为主的公立学校和以贵族教育为主的私立学校——这两种学校各有所长,长期共存。
[size=0.944em]以沃敏斯特为代表的私立学校,历史悠久,资金雄厚,人才辈出,受人瞩目。
[size=0.944em]而以本罗斯为代表的公立学校,多年来,接纳了无数平民百姓家的孩子,在青少年教育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size=0.944em]不过令人吃惊的是,长久以来,同属于英国教育体制中的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鲜有交集。它们彼此隔绝,各自运行。
[size=0.944em]英国公立学校本罗斯校长乔·沃德女士直言不讳——“我担心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人脉。”
[size=0.944em]而私立学校沃敏斯特的校长马克则认为,高质量的教育是学生们日后成为杰出人才的根本原因。
[size=0.944em]带着不同的教育理念,沃敏斯特校长马克和本罗斯校长乔决定打破这种隔绝。
[size=0.944em]他们想通过交换校长和学生的方式来进行为期一周的体验式实验,借此相互了解,取长补短,探讨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size=0.944em]首先参加实验的是沃敏斯特校长马克和他的三个学生——赞德、凯蒂和约翰。他们即将在公立学校本罗斯工作学习一周。
[size=0.944em]本罗斯是一所公立完全中学,相比有着三百年历史的沃敏斯特来说,它的历史不足百年,原本是座文法学校,四十年前成为一座各学段完备的学校。
[size=0.944em]本罗斯的在校生有700名,有五百万英镑的办学预算。这个数字和沃敏斯特400名学生900万英镑预算比起来,相形见绌。
[size=0.944em]尽管本罗斯在公立学校中是佼佼者,但和私立学校比起来,教师少、学生多的现状,使它长期运行的教育模式无法轻易改变。
[size=0.944em]从未上过公立学校的赞德,对公立学校的理解,完全停留在“也许我到那里会遭到嘲笑”的印象里。
[size=0.944em]但他似乎更希望能够扭转公立学校学生对私立学校学生不怎么友好的刻板印象。
[size=0.944em]希望体验全新的文化环境,从而更加珍惜自己的幸运。不得不说,私立学校的学生有着与生俱来的优越感。
[size=0.944em]来到本罗斯之后,赞德发现这里的管理非常宽松。课堂上,学生可以随意说话,不仅老师不会制止,学生们还把捣乱当成了自己的自由。
[size=0.944em]和赞德住在一起的同伴布莱德介绍说“你只要做得不太出格,不让自己惹上麻烦,就没关系。”这样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原本略显紧张的赞德顿觉轻松。
[size=0.944em]因为学生多,教师少,对学生的管理,本罗斯有一套精密的系统。
[size=0.944em]遇到影响课堂秩序的情况,老师们只要点一下鼠标,就能将情况反馈到中央系统,而相关的值班人员就会前往问题教室进行解决。
[size=0.944em]这个系统能够高效地处理课堂上的突发情况,学生的捣乱行为会得到及时制止。
[size=0.944em]通常,扰乱课堂秩序的学生会被带到隔离室,接受监控。这既是一个管理方法,也是一种温和的惩罚。
[size=0.944em]沃敏斯特的马克校长对隔离室的利用率产生了质疑。但当他推开隔离室的门后,发现被隔离的学生还真不少。
[size=0.944em]隔离室的教师说,自己干了十几年,只有四天没有人被隔离。
[size=0.944em]而这种情况在沃敏斯特几乎不存在。如果有,也不是使用隔离教室,而是更严重的惩罚——停课。
[size=0.944em]本罗斯的学生们对待学习的态度分为两大类,一类认为学习没什么意思,随便应付一下就好,但又常常会冒出来当百万富翁的幻想。
[size=0.944em]在他们的思维里,当上了百万富翁,就什么都不用干了。
[size=0.944em]来自沃敏斯特的约翰马上就否定了本罗斯同伴的这种幻想,这样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肯定不存在。
[size=0.944em]另一类学生,比如布莱德,虽然也会在课堂上为了追求“好玩”而捣乱,但他知道适可而止。
[size=0.944em]他也知道接受教育对自己未来的重大影响:如果不接受教育,就可能找不到工作,没钱吃饭,没钱养家。
[size=0.944em]赞德对比了本罗斯和自己所在的沃敏斯特,他认为本罗斯同学那些带着品头论足的目光严重地打击了他的自信。
[size=0.944em]凯蒂认为,在本罗斯求学,自身有没有清晰的奋斗目标很重要,如果志向远大,那么很好;如果没有,就可能随波逐流,将来成为一个碌碌无为、平庸的人。
[size=0.944em]而约翰关注的方面有所不同,从前对数学提不起来兴趣的他在上了一节托马斯老师的数学课之后,轻轻松松算出了以前根本做不出来的几何题。
[size=0.944em]这让他备受鼓舞——这个在沃敏斯特只能拿到C的差等生,被托马斯老师认为是至少会拿到A的优秀生。
[size=0.944em]一周的交换时光很快就过去了。
[size=0.944em]马克校长认为公立学校囿于教学资源、教学设施等方面的限制,虽然很积极地探索各种方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但难免处处掣肘,沃敏斯特在这些方面就幸福得多。
[size=0.944em]但不得不佩服的是,本罗斯与沃敏斯特有着一样数量的教师,但却管理着二倍于沃敏斯特的学生。若不是在教学方法和管理手段上有着独到之处,根本就难以应对。
[size=0.944em]第二周,换本罗斯校长乔率领学生到沃敏斯特去体验学习。选派的就是上周陪同沃敏斯特学生进行体验的三个学生——布莱特、纳兹和卡斯木。
[size=0.944em]沃敏斯特学校是典型的贵族式学校。在这所学校里接受教育的,基本上都属于英国精英阶层的孩子——能够进入沃敏斯特这样的学校学习的孩子,在所有英国孩子中只占比7%。
[size=0.944em]由于沃敏斯特是寄宿学校,来自本罗斯的三个学生接受了住宿前的纪律教育。
[size=0.944em]卡斯木马上就发现沃敏斯特不止严格控制使用手机,被严格规定的还有早餐时间、不准穿短裙、不能披头发……
[size=0.944em]把聊天当做课堂常态的布莱特被沃姆斯特严格的课堂纪律吓了一跳。
[size=0.944em]但马上表示,自己会按照沃敏斯特老师的要求去做,他要好好表现。
[size=0.944em]显而易见,沃敏斯特比本罗斯对学生的要求更加严格,管理上也更加精细化。
[size=0.944em]沃敏斯特开设有丰富的社团活动。三个学生选了不同的社团。布莱特选了军训项目。
[size=0.944em]卡斯木参加了汽车俱乐部。
[size=0.944em]纳兹参加了天文学会。
[size=0.944em]在这些社团活动中,他们有的收获了专注。
[size=0.944em]有的感受到了社团活动的激动人心,希望本罗斯也有这样的项目。
[size=0.944em]有的发展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认为这里的社团活动真的太棒了。
[size=0.944em]但真正打动他们每个人的原因是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这里得以重建。
[size=0.944em]在沃敏斯特的一周里他们经常听到这些从前很少听到过的评价——
[size=0.944em]“如果做得不好也没关系,多试一试,你会发现自己比你想象的更优秀。”
[size=0.944em]“我认为你能成大事。”
[size=0.944em]“要走出舒适区,尝试过后,失败了也没关系。”
[size=0.944em]“跌倒之后要再站起来。”
[size=0.944em]学生感受到了更加友好的氛围,感受到自己得到了尊重,也更加自信。
[size=0.944em]他们开始敢于走出舒适区,乐于尝试新事物,并从中找到自豪感。
[size=0.944em]虽然三个学生都很喜欢沃敏斯特,但他们的校长乔·沃德却十分冷静地分析着一直困惑着她的问题——为什么私立学校能够培养出更多的社会精英。
[size=0.944em]经过一周的观察,她发现,最直观的是,这里的学习环境能让学生更加投入学习。
[size=0.944em]学校有便利为学生们提供良好的心理暗示——
[size=0.944em]他们小小年纪就见过各种名人、学者,这使他们坚信未来自己就会成为那样的人。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对他们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size=0.944em]他们更加积极进取。
[size=0.944em]人人都争当第一,没有人愿意虚度光阴。
[size=0.944em]对学生的行为有纪律约束,有定期集会,能够及时为成功喝彩。
[size=0.944em]在沃敏斯特,随处都是迈着自信而稳健的“牛津步”的学生。
[size=0.944em]第二个重要原因是,沃敏斯特对入学学生做了严格的选拔,生源质量相当好。
[size=0.944em]一个班级之中,大半的学生都是A级水平。
[size=0.944em]而在本罗斯,一个年级才只有5人能跻身于非常优秀的行列。
[size=0.944em]新生阅读能力仅能达到七岁儿童水平,三分之一的学生存在读写障碍或自闭症等情况,需要特殊教育。
[size=0.944em]第三个,也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原因——这里的学生们都出身于精英家庭。他们的父母会优先考虑孩子的教育问题。
[size=0.944em]父母会为孩子精心挑选学校,在积极的环境下耳濡目染。
[size=0.944em]学校和家庭通过各种途径暗示孩子,你只有认真对待学习、勇于尝试、不怕失败、勇争第一,因为这样的人一定能成功。
[size=0.944em]可以看到,家庭出身、学生本身的天资以及学校为他们创造的优厚的学习环境,是英国的私立学校能培养出更多社会精英的原因。
[size=0.944em]本罗斯校长乔·沃德女士深知教育是打破不平等的关键。
[size=0.944em]尽管帮助平民学生改变生存和竞争状态并非易事,但她仍致力于为下一代建立更公平的社会环境,她希望比照私立学校的先进之处,改进公立学校的一些管理方法,给更多平民学生以机会。
[size=0.944em]没有财力举办私立学校的晚宴,可以变通一下,在各个年级轮流组织下午茶茶会。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表达交流以及被尊重被肯定的机会。
[size=0.944em]没有私立学校齐备的社团场地,可以租用附近的场地,让丰富的社团活动打开学生的视野。
[size=0.944em]两位交换校长表示,他们将会开展更丰富的合作项目,广泛组织开展联合活动,让更多平民家的孩子受益。
[size=0.944em]交换学校项目在历时两周后圆满结束,大家收获满满。
[size=0.944em]沃敏斯特的三个学生更加珍惜自己优越的学习环境,也由衷钦佩公立学校教师高超的专业技能;本罗斯的三个学生见识了私立学校是如何给予他们信心的,也下定决心积极进取。
[size=0.944em]交换项目结束一年后,当年的交换生布莱特得到资助,成为了沃敏斯特的一员。
[size=0.944em]从某种程度上说,教育就是对人进行精神塑造。这其间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size=0.944em]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也许好的家庭出身无法选择,头脑是否聪颖也没法自我决定,但如果我们有机会能为自己争取更好的学习环境,就应该全力以赴,到更能得到鼓励和肯定的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去。
[size=0.944em]只有这样,我们才更容易成为那个更好的自己;
[size=0.944em]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我们更宏大的目标——阶级跨越。
[size=0.944em](电影烂番茄编辑部:亦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