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未来学校的生长与重塑论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成为新常态
看点:由搜狐网、搜狐教育主办的“2020搜狐教育年度盛典”于12月22日在北京举办,本次盛典以 “生命 生活 生长”为主题,30+国内最重磅的教育大家将与教育从业者一起,对教育的精神再审视,为重塑良好的教育生态贡献智慧。
盛典期间,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朱建民、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校长林卫民 、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校长刘艳萍、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常务副校长商红领、田字格兴隆实验小学校长肖诗坚围绕“未来学校的生长与重塑”展开讨论。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秘书长马国川担任本场圆桌的特邀嘉宾主持。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朱建民认为,突如其来的疫情把所有的老师、学生逼到了线上学习,很多老师在线上把教学从课堂里转到了线上,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他认为,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在未来将成为教育的“新常态”。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校长林卫民表示,未来无论怎么发展,学校不会消亡,机器也代替不了心灵对心灵的撼动,一对一的培训也代替不了班级授课、同伴交往的教育,他希望未来以更大的格局,更加解放的思想来看待教育。
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校长刘艳萍表示, 疫情真正的挑战来自于老师面对电脑那一端的孩子那种无力感。“当孩子失去了老师的掌控,当没有教室这个空间的束缚,学习如何能够真正发生,这对老师学习任务的设计力提出了极高的挑战。”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常务副校长商红领认为,未来的学校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其次,数据在教育中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能让学校成为一个孤岛,而应该成为改变整个农村生存样态的一个撬动点。”
田字格兴隆实验小学校长肖诗坚表示,学校布置了一间疫情室、疫情馆,里边分别有方舱医院、核酸检测室、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在疫情当中进行学习和成长,也真的能够跟世界产生连接,作为教育者,不仅要关心自己脚下的土地,关心你周边的生命,也要和远方的世界产生连接。
以下为圆桌论坛内容:
马国川:大家好,疫情对于整个国际社会,尤其对于教育行业冲击非常大。在座的各位都是在一线做教育领导工作,我想请你们每个人分享一下,这次疫情对于你们个人有什么触动。
朱建民: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实际上是把我们的老师、学生逼到了这样一个线上的学习。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但是在教育领域,互联网其实是刚刚起步,这次我们“停课不停学”。现在老师都成了网红,很多老师在线上把教学从课堂里转到了线上,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在未来,这种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将成为教育的“新常态”。
林卫民:从学校领导和学校管理的层面来看,我们原有的学校管理格局和模式是固定的,是程序化的,是有序流变的。但是,疫情的发生我们处于多种事物的纠缠当中,除了要管理教育教学,不是现场,是远程的,还要防疫,所有学校管理的那种模式、流程清单都已经不再适用,都要进入一种原创的状态。所以,我们要建构一种面向未来,不确定性的学校管理和应对的模式,我们作为领导者要能解决结构性的、复杂性的问题。
刘艳萍:这场疫情带给教育真正的挑战来自于老师面对电脑那一端的孩子那种无力感。如果我们很盲目乐观地认为一场疫情就把一个现场教学带入到我们的教学常态,我觉得还是比较武断的。我们要克服很重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当孩子失去了老师的掌控,当没有教室这个空间的束缚,我们的学习如何能够真正发生,对老师学习任务的设计力提出了极高的挑战。
所以,我觉得这场疫情带给老师一个角色的转换,就是你能不能设计出更好的学习任务,让我们的孩子不论处在什么样的空间,什么样的状况下,他能够真正的去自主发生学习。当然,整个学习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机制的保障。
商红领:其实我觉得这场疫情给大家带来了很多东西,对于学校来讲,当学生不能到学校来的时候,怎么把学校现有的一个课程架构很好的融入到我们的线上学习,我们把学校的课程体系整个重新依据这个疫情线上的条件进行一个重新的架构,然后把这种传统6E跟学校的六大课程把它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在倡导自主教育,我们想办法去引导孩子自己去设计自己的学习进程,自己来设计自己的学习规划,然后再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孩子生命的成长,对社会的认知和感知我觉得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肖诗坚:我们学校主张“生活即教育”,我们应该带孩子了解疫情、学习疫情,所以我们在学校布置了一间疫情室、疫情馆,里边分别有方舱医院、核酸检测室、X光室、患者之家,然后带着小朋友们就开始分批进行医患体验,他从开始得病、发烧、一直到怎么叫救护车,一直到医护人员完全都穿着隔离服,由学生自己来抽签扮演,谁抽到了不同的角色来体会,做了很多生命呼叫器,重新学习关于病毒的知识、新冠的知识、医护人员之间的关系,小孩在现场,可能因为角色的扮演当场可能就会有感悟,对孩子整个生命的影响,对疫情的了解都影响非常大。
第二,在疫情期间我们带着孩子学习了10种语言拍了一个视频,告诉当时疫情最严重的国家的人,告诉他们戴口罩、勤洗手,把我们在大山的孩子的这种关怀这种声音传递到世界各国的小朋友和人民,让他们能够听到,我们的孩子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跟世界发生连接,这个也得到了很多的呼应。我们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能够真的在疫情当中进行学习和成长,也真的能够跟世界产生连接,这也是我们学校的一个理念和宗旨,就是你不仅要关心自己脚下的土地,关心你周边的生命,也要和远方的世界产生连接。
马国川:刚才5位校长都讲了现在的疫情给他们的感触,下一个问题我想让大家畅想一下5年或者10年以后的学校,那个时候你觉得学校应该会是什么样的?还有教室吗?学生还会定时到学校来吗?
朱建民:我觉得我们过去老说“不让学生输在起跑线上”。我觉得我们未来得学校,不仅不让我们的学生输在起跑线上,我们更要为每一个孩子找到自己他人生的目标,找到属于他自己的那条跑道,主动的奔跑。在未来的教育,我觉得就是属于私人定制的教育,按照每一个孩子他的潜质、他的志向、他的兴趣来为他进行量身定制,我觉得这可能是未来学校一个很重要的标志。
林卫民:学校是什么?学校是把一个自然人摆渡到社会人这样一个机构,它不只是传授知识的那种工具性的地方,它不是一种竞争抢夺资源的地方。我相信未来无论怎么发展,学校不会消亡,机器也代替不了心灵对心灵的撼动,那种一对一的培训也代替不了我们这样一种班级授课、同伴交往的教育,我相信学校会越来越好,它还是用那种课程的成分,它远远会超越公立、超越竞争。
刘艳萍:课程是育人的载体,事实上,可能99%的学校做了课程的变革,但也会有99%的学校并没有在这个漂亮的课程之下发生真正的学习,也就是说到课程实施那个环节,可能很多时候他可能不自觉的走到老路上去了,就是教师的教仍然会占主导地位,哪怕你设计的再漂亮,孩子们也是在你老师设计的这样一个情景里去发生学习,我们希望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确实有老师的课程的设计,包括课堂实施的环节,一系列学习任务的设计。
商红领:我觉得如果描绘一个未来五年的学校,或者更远期的学校的阳台,我觉得:第一,就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第二,数据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三,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学校最根本的改变其实我觉得是应该更好地利用现代的这种整个的人类的这种发展趋势上面的一些思维方式。
肖诗坚:各位刚刚提到的小组学习、互助学习、混龄学习、自主学习、问题式探究,其实在我们学校也都有发生,也都是我们学习的非常主要的一个模式,甚至于我们还走出校门去学习,我们更多的是学习自己的村庄,甚至走到县城去了解我们村庄的历史,整个县的历史,我们现在也有村庄和村庄之间,校与校之间的各种联谊,各种交流,我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打开。
马国川:下面进行第三轮问题,从今天来看,教育行业有哪些问题,哪些挑战是我们必须来克服的。
朱建民:我觉得现在教育应该要解决的是要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教育来思考教育,跳出教育来发展教育。我们要从“育分”到“育人”的转变。
我们的眼睛不应该仅仅盯着今天的分数,盯着今天的升学,而应该为我们国家的未来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传统学校,向现代学校转型,这是我们的教育必须要解决的。
林卫民:有一句口号是“以未来来定义现在”,我希望今后的教育真的不是那种越来越大胆,阶段化的模式,完全是标准化的模式,希望以更加大的格局,更加解放的思想来看待我们的教育。但是有一个核心的东西要抓住,就是我们要做“真教育”。
刘艳萍:不能让学校成为一个孤岛,而应该成为改变整个农村生存样态的一个撬动点。
商红领:我觉得可能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需要静下来,是整个社会的静下来,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都觉得应该关注生命与生长,但是现在整个社会,像刚才周国平先生所说的,学校里边在干什么,我们的家长,我们的社会在干什么?可能真的是需要静下来。
肖诗坚:我觉得一个最大的挑战,就是现在我们对教育过于重视。我们应该给学校,给教育打造更良好的一个社会环境。今天我们把太多的压力给到教育,给到老师,给到学校,给到学生,这是错的。这是我们这个国家最大的挑战。要给我们包括在台上的这些教育一线的工作者更好的空间,让他们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带领着孩子走向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内容来源:北青网
原文链接:~~~
除本篇外,搜狐教育还对2020搜狐教育年度盛典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敬请关注!
点击进入 2020搜狐教育年度盛典专题
据了解,在“2020搜狐教育年度盛典”主题演讲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林群,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张力,著名学者、作家、哲学家周国平, 樊登读书创始人、首席内容官樊登,香港大学荣休教授、原香港大学副校长程介明将分别从青少年科普、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为儿童发展创造友好的环境、家庭教育、教育新生态五个方面进行分享,为重塑良好的教育生态贡献智慧。
在圆桌论坛环节,近20位教育专家、校长、企业掌门人围绕“未来学校的生长与重塑”、“全人教育的精神守望”、“后疫情时代国际教育的变与不变”三个话题展开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