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新闻7月10日消息,交通运输部、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各地交通海事和教育部门联合开展全国中小学生水上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加强水上交通安全和预防溺水基本知识教育,普及逃生避险基本技能,增强水上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应急处置自救互救能力,保障学生生命安全。
《通知》要求,要不断丰富水上交通安全教育内容,综合运用传统教育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普及和传授水上交通安全、防溺水、遇险求生和海洋国土、文明出行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加强水上安全教育精品课程建设。
《通知》要求,要加快推动安全设施设备建设,在学生上下学途中及经常游玩区域,持续开展危险水域识别、排查和安全警示,配备必要的应急救生设备,指导开展水上救生和防溺水演练,在事故易发、多发区域要组织开展义务巡查,推动老少边穷等地区加大“学生渡”渡口和渡船改造力度。
《通知》要求,要加强安全提示提醒常态化机制,在重点时段和重点区域,运用宣传栏、校园广播、电子屏幕、移动终端、广播电视等载体和手段,推送和传播安全提示提醒。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公益广告、政务网站、微博微信等宣传载体和阵地开展宣传教育,提升社会知晓率、支持率、参与率和认可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水上交通安全和预防学生溺水良好氛围。
《通知》还对强化安全教育实践活动、融入学校安全文化建设、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师资力量培训工作作出了明确要求。
据了解,自2013年以来,各地交通、教育和海事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已连续七年开展水上交通安全教育活动,起到了“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效果。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开展主题教育4000余次、社会实践3200余次、志愿服务260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万余份,培训师资1400余次,活动直接惠及全国100余万名中小学生。(原题为《交通运输部教育部联合开展全国中小学生水上交通安全教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