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升学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家园
专业、学校怎么选?免费公益咨询解答开通学校版块微信:543646没考上高中怎么办,不要慌!
热门:大连报关学校招生网增加印象分,实用新型专利包过申请发明专利申请并不难,代写全部材料,轻松申请!
查看: 310|回复: 0

毕业即失业,他一边求职一边打临时工

[复制链接]

52

主题

38

回帖

27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3
发表于 2021-2-21 23: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集群智慧云科服发明专利申请
原创 杨建邺 我们是有故事的人 收录于话题#科学家系列6个


- 本期故事关键词:失业危机 -

他真的没有预料到,寻找一个职业竟然那么的困难,让他的心灵受到巨大的折磨。

-1-

爱因斯坦在大学读书时,他靠亲属每月给他100法郎的资助生活,虽说不是很宽裕,但至少可以让他无忧无虑地度过4年的大学生活。在这4年中,他每月还要省吃俭用地节省出20法郎作为申请瑞士公民资格的费用。

1899年10月19日,爱因斯坦正式向瑞士联邦委员会提交了公民资格申请书。这时爱因斯坦还有半年多时间就要毕业了,没有公民资格,他寻找工作就将极为困难。

直到一年之后的1900年12月19日,苏黎世市议会才同意授予爱因斯坦该市公民资格,但还须经过州的批准并缴纳手续费400法郎。在又经过一系列调查和缴纳州手续费200法郎后,爱因斯坦终于在1901年2月21日成了瑞士的公民,并从此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放弃瑞士的国籍,即使在1940年10月1日成为美国公民以后,他也没有放弃瑞士的国籍。

这件事情让他高兴,他可以开始考虑种种就业的可能性。

但他真的没有预料到,寻找一个职业竟然那么的困难,让他的心灵受到巨大的折磨。

-2-

1900年8月,爱因斯坦获得了联邦理工大学(简称ETH)的毕业证书以后,很有信心地认为他将会成为韦伯教授的助教。

这样想并不是没有道理,因为V1学部的教授们需要好几位助教,而毕业的学生中绝大部分都是学机械的,学数学、物理的人很少,这次与他同时毕业的学生,连他在内也才只有4人,而学物理的仅他1人。按照以前的惯例,这4位毕业生,只要愿意,都可以留在ETH做几年助教。

因此爱因斯坦在写给女友米列娃的信中表示乐观态度,并不奇怪。但是爱因斯坦想得太简单了,韦伯没有选他为助教,却反常地选了两位学机械的学生来当他的助教。显然,韦伯不喜欢爱因斯坦。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一开始,爱因斯坦对韦伯教授的评价很高。1898年2月16日,爱因斯坦给米列娃的信中写道:“韦伯教授以非常高超的技巧讲授了热学(温度、热量、热运动、气体动力学)。我殷切地盼望他不断讲授新的课程。”

从爱因斯坦听韦伯讲课时记下的课堂笔记来看,他真是非常认真甚至可以说是毕恭毕敬地听了韦伯教授的课。

韦伯教授曾研究过比热、热传导、电传导以及黑体辐射,并在讲课中讨论过这些内容。韦伯“高超的技巧”的讲授,应该说曾经激励过有才能的爱因斯坦,而且从爱因斯坦后来对于热、电和辐射现象有持久不衰的兴趣,更可以看出韦伯对他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只是随着爱因斯坦在知识、品格上的日益成熟,以及两人性格上的差异,两人之间产生了矛盾,并日益加深。

韦伯属于比较保守的和重视实验研究的物理学家,但爱因斯坦却属于理论物理学家的类型,而且比较激进。他们之间不仅在思考的广度和深度上有差别,而且研究的方法也大相径庭。爱因斯坦善于将那些看起来彼此毫不相干的、并非本人的实验结果联系到一起,并由此大胆地提出新的理论。韦伯教授对爱因斯坦这种走了太多“捷径”的“非正统”的做法,很可能越来越不满意。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韦伯对爱因斯坦的不满:“叫你干什么,你偏不干;不让你干的,你又偏要干!”

更让韦伯怒气难消的是,爱因斯坦总是不用“韦伯教授”这个尊敬的称呼,而是直称之为“韦伯”或“韦伯先生”,这对于一个讲究地位和尊严的德国教授来说,可不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

由多方面原因积累起来的不满,再加之爱因斯坦的毕业论文不能让韦伯满意,只得了4.5分这样一个极一般的分数,所以韦伯不把助教职位给爱因斯坦,也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但对于急于找到工作以摆脱经济上巨大窘迫的爱因斯坦来说,没有得到这个在他看来必属于他的职务,实在是难以承受的打击。

他的父亲虽然从1899年以后摆脱了破产的厄运,在米兰新建的公司运营得不错,但新签的一些合同还得还债,所以当爱因斯坦毕业后失去了亲戚的资助,他父亲也还无力支持爱因斯坦的生活。

由此可见,爱因斯坦是多么迫切希望找到工作,让自己自食其力,不再成为父母的负担、累赘。可是,这一最起码的期盼眼看就要破灭了,他真是忧心如焚啊!

-3-

过了半个多月,爱因斯坦听说数学教授赫维兹那儿有一位叫马特的助教在一所高级文科中学谋到了教职,因此立刻于9月23日写信给赫维兹教授:“我不揣冒昧最恭谦地询问:我是否有希望成为您的助教。……预先对您仁慈的回复表示感谢。”

但到了10月11日,赫维兹把马特走后空出的位子,推荐给了另外两人。爱因斯坦的申请又一次失败了。

爱因斯坦作为科学研究者有一种极不平凡的品格,那就是他能在极不理想的条件下,也几乎不受干扰地思考和研究。……

12月13日,爱因斯坦终于完成了他的第一篇科学论文《由毛细现象得出的结论》,并立即把它寄给了《物理学年鉴》。1901年3月1日,这篇论文在德国的《物理学年鉴》上发表了。

爱因斯坦还以此为契机,在3—4月份向德国其他一些大学教授发出申请函,希望能成为他们的助教。

1901年3月9日,他在给莱比锡大学的维纳教授的信中写道:“我冒昧地向您询问是否需要一名助教,几天之前,《物理学年鉴》上发表了我的一篇短文……我最谦恭地恳求您写几个字通知我,我是否有希望现在或者可能今年秋天获得一个这样的职位。”

过了10天,他又写信给莱比锡大学的物理化学教授奥斯特瓦尔德。

“尊敬的教授先生:您在普通化学方面的著作激励我写出这篇随信附上的论文,因此我不拘礼节寄上一份给您。借此机会还想冒昧询问您,是否有可能使用一位熟悉绝对量度的数学物理学者?我不揣冒昧地提出这个询问,只因为我一贫如洗,而且只有一个这样的职位可以给予我进一步提高的可能性。”

在苏黎世已经没有指望,生活又没着落,于是爱因斯坦于1901年3月23日回到米兰的家中。这时他一方面继续向各大学教授申请职位,一方面开始把满肚子的怨气向韦伯教授头上发泄。在3月27日给米列娃的信中他说:“我坚信韦伯是有错的。”……

4月10日,他从米兰又给奥斯特瓦尔德写了一封信,为了不让奥斯特瓦尔德感到他太冒昧,爱因斯坦略施小计地写道,“尊敬的教授先生:几周前我冒昧地从苏黎世寄上小作一篇……因为我非常重视您对它的看法,而我又未能肯定当时附上我的地址,因此不揣冒昧专此奉告。”

4月12日,他又写信给荷兰莱顿大学实验物理教授昂内斯,“尊敬的教授先生:我听一位大学朋友说,您那儿有一个助教位置还空着。恕我冒昧谋求这个职务。……随函呈送我新近在《物理学年鉴》上发表的论文抽印本一份……”

这一天,他还给柏林-夏洛滕堡技术大学物理教授帕尔佐夫写了一封同样的信。

爱因斯坦的苦恼和怨气,一定使他的父亲赫尔曼感到撕心裂肺般的痛苦。也许他感到内疚,因而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帮助他儿子,于是他给奥斯特瓦尔德写了一封感人至深的信,希望奥斯特瓦尔德能把他儿子从绝望的困境中拯救出来。

……

奥斯特瓦尔德在德国素有伯乐之美誉。1884年他在里加工学院当教授时,曾收到一封来自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信。写信的人是一个在瑞典备受轻视的年轻学者阿列纽斯,他随信将他的“电离理论”论文寄给奥斯特瓦尔德。在瑞典,“电离理论”被几乎所有权威化学家否定,阿列纽斯只好向国外权威求助。奥斯特瓦尔德慧眼识明珠,立即对这一新的理论大加赞赏,并大力支援处于困境中的阿列纽斯。最终这一理论战胜了种种偏见和谬误,大获全胜,阿列纽斯也于1903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爱因斯坦也许知道这一个伯乐相马的故事。但这次奥斯特瓦尔德没有给予求助者任何响应,也许是因为爱因斯坦发表在《物理学年鉴》上的论文实在太一般,无法激起奥斯特瓦尔德的激情。如果这一次他又像支持阿列纽斯那样支持了爱因斯坦,那奥斯特瓦尔德的伯乐美誉将更加具有传奇的色彩了!

爱因斯坦的第一篇论文的确没什么原创性,如果不是爱因斯坦写的,早就被封没在厚厚的灰尘之中了,谁也不会再提起。

爱因斯坦所有的求职努力都失败了。他的沮丧,他的痛苦,撕咬着父子两人的心。

-4-

就在赫尔曼为儿子写信的那天(4月13日)晚上,爱因斯坦收到了好友格罗斯曼的信,信中格罗斯曼说他的父亲向瑞士专利局局长哈勒推荐了爱因斯坦,他的父亲与哈勒是多年的同事和朋友。

这个好消息,对爱因斯坦真如大旱云霓。他那痛苦而紧缩的心,松弛了,欢悦了。

第二天他立即回信格罗斯曼——

“亲爱的马塞尔:昨天我接到你的信时,实实在在为你的诚挚和仁爱所感动,这种精神让你没有忘却你的老朋友和倒霉鬼。……我简直用不着对你说,要是我能够得到一个这样好的工作,那是我的福气,而且我会全力以赴,绝不玷辱你的推荐。”

在回信给格罗斯曼的那一天,即4月14日,爱因斯坦又收到温特图尔技术学校雷布施泰因教授的一封信,问他是否愿意在5月15日到7月15日期间代替教授工作两个月,因为雷布施泰因教授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要服兵役。爱因斯坦当然乐意代课两个月,因为格罗斯曼父亲推荐的工作虽然十分理想,但要正式上任至少还得一年多的时间。在这期间做些临时性工作正合他的意。他在15日迫不及待地把这两件好消息告诉了米列娃。……

5月5日,爱因斯坦离开米兰,去离苏黎世不远的温特图尔。16日,他开始了两个月的代课生涯。17日,爱因斯坦将他的户口由苏黎世迁到温特图尔。在技校里,爱因斯坦每周要上30个小时的课,开始他还不知道自己能否愉快地胜任,有些忐忑,但后来他发觉他的教学比预想的要好。

他在给温特勒爸爸的信中说:“这里的工作我非常满意。我从未料到我对教学会这样喜欢……”更让他高兴的是,在这儿他遇见了以前在阿尔高州立学校的同学沃尔文德。沃尔文德比爱因斯坦大1岁,当时正在一家大的进出口公司任职。他们两人相见,非常高兴。

有了哪怕仅两个月的临时性工作,爱因斯坦的心情就已经“阴转晴”了。但这时他的父亲可能又一次处于破产的困境,因为父亲请求刚刚找到临时工作的儿子给女儿玛雅寄50—100法郎。

随着代课任务日近结束,爱因斯坦又开始为求职而忙碌。7月上旬和下旬,他先后向布格多夫技术学校和弗劳恩费尔德州立中学申请一度空缺的职位,但都没有成功,职位被别的申请者得到。

到这年9月15日,爱因斯坦来到沙夫豪森,在尼埃施博士办的私立寄宿学校当私人教师,他与尼埃施博士签订了为期一年的合同,因此他在给格罗斯曼的信中说“至少可以有一年不必老是担心吃饭问题”。有了相对稳定的环境,爱因斯坦立即开始撰写关于气体分子力的博士论文。

1901年11月23日,他将论文正式提交给苏黎世大学,作为他的博士论文。在这之前他曾将论文寄给苏黎世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克莱纳,请他审阅。但是这篇论文的命运坎坷,直到三年之后的1905年才正式被苏黎世大学接收。

1901年12月11日,格罗斯曼给爱因斯坦带来了好消息,他告诉爱因斯坦,伯尔尼专利局很快就会登招聘广告,他还确信这个职位非爱因斯坦莫属。第二天,爱因斯坦把这个绝佳的好消息写信告诉米列娃,说“我快乐得晕头转向”。

这时,爱因斯坦已经辞去尼埃施博士私立寄宿学校的职务,兴冲冲地把户口迁到了伯尔尼。这是因为伯尔尼专利局于1901年12月11日在《瑞士联邦公报》上刊登了招聘广告,广告上说年薪为3500—4500法郎,应征申请于12月28日截止。专利局局长哈勒先生还给爱因斯坦写了一封亲笔信,敦促他立即申请谋求专利局设立的一个职位。12月18日,爱因斯坦向伯尔尼专利局申请谋求广告上的职位。在申请信中,他似乎漫不经心地提到了他那一篇发表在《物理学年鉴》上的文章。

第二天,他高兴地把这件事写信告诉米列娃:

“现在不再有任何疑虑了。格罗斯曼已经向我祝贺了。为了想个方法表示我对他的谢意,我要把博士论文题词献给他。……很快你就是我幸福的爱妻了。我们的苦难现在到了尽头。我现在才看出我有多么爱你,因为可怕的环境压力不再压在我身上了!

什么时候才能到专利局上班,还暂时不知道。但爱因斯坦已经急不可待地辞去了尼埃施的教师职位,在1月30日将户口迁出沙夫豪森。

伯尔尼位于瑞士中部阿勒河两岸,是瑞士的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它始建于12世纪,由于特殊优越的地理位置,它在1848年就被指定为首都。

对于爱因斯坦来讲,伯尔尼无论从什么意义上来说,都是他的福地。他的人生之旅就是在这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902年6月,他被瑞士专利局录用,从此结束了那颠沛流离的、可能扼杀他智力的失业生活;1903年1月,他和米列娃终于在突破种种障碍后结下秦晋之好,接着他的两个儿子汉斯和爱德华分别于1904年和1910年在伯尔尼出生;更为重要的是,他于1905年在专利局工作时发表了4篇划时代的论文,其中的每一篇都可以使他在科学史上流芳百世。

正是在这个当时人口不足10万的小城市里,爱因斯坦的智慧、他的原创性理论,震撼了世界,并从此改变了人类的文化、思想和进程。一个可以与牛顿媲美的科学伟人从伯尔尼走向了世界。

爱因斯坦永远不会忘记伯尔尼。

伯尔尼因为有了爱因斯坦而从此被人们铭记。

原标题:《毕业即失业,他一边求职一边打临时工》

阅读原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家园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111升学论坛

GMT+8, 2024-9-20 06: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