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教育部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有关建议的答复中指出,教育部大力支持美容医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有条件的学位授予单位可根据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在临床医学等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美容医学相关二级学科。
分析教育部这份回复,不难发现未来学科专业设置的原则和方向。
得考虑“需求”
教育部在答复中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美容已经逐步成为广大群众的重要需求,医疗美容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一部分,契合国家大健康产业战略发展需要和医疗美容市场蓬勃发展的时代要求。
这一点,说明了学科设置的出发点——经济社会发展和未来市场需求。
以医疗美容行业为例,网络平台综合大数据显示,中国医美市值已超过巴西,跃居全球第二,2019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市场规模已近2000亿元。
正因为有这样的需求背景,教育部关于支持美容医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回复得到不少支持。网友们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思维变化,人们对医美也有更深的理解,医美的发展前景很大”,“医美行业发展迅速,就业前景广泛”。
为此,教育部表示出对美容医学学科建设的支持,并提出,有条件的学位授予单位可在临床医学等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美容医学相关二级学科。此外,《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未设置美容医学专业。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对未列入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需经高校申报、高校主管部门召开专业设置评议专家组织会议审议、教育部学科发展和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评审通过后,由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置。
事实上,《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早已明确,高校可根据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在已有的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调整二级学科和按二级学科管理的交叉学科。
目前,全国共有167所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了573个按二级学科管理的交叉学科。
讲究“动态调整”
学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和载体。
教育部表示,多方对于《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高度关注,提出了很多意见建议。目前正在研究起草学科目录设置及管理机制的有关文件,拟于2020年启动新一轮学科目录调整设置工作,构建更加科学规范、灵活高效、适应需求、有利于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科体系。
以服务社会需求为导向,学科专业讲究的是动态调整。对社会需求少、培养质量差、就业率低的学科专业,适时进行调整或撤销,而对于有实际需要的学科专业,也进行增补增设。
我国已布局启动学科专业调整改革。研究制定新时代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改革的指导意见,分类提出学科专业的发展思路、方向和重点领域,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着力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结构,提升学科专业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
人才培养,是“系统工程”
“医美行业的核心生产力‘长’在医生身上”。成都市医疗美容产业协会副秘书长龚伟表示,整个行业研发、生产、营销,最终汇集成一种“技术约束的商品”,由医生交付给消费者。因此可以说,想要扩大医美行业生产力,就得扩大医生数量,提高医生质量。
但目前,医美行业发展已遇到生产力不足瓶颈。医美机构招聘医生越来越难、工资越开越高;消费者难以分辨医生好坏、预约名医手术排到两年后——其关键矛盾就是医生数量和质量都严重不足。
龚伟认为,美容医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对于打破行业发展瓶颈,提升行业生产力水平,具有极其关键作用。
但人才培养绝不仅仅是一个部门的事儿。
因此,教育部的这一答复是与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量作出的。
国家卫生健康委表示,已将外科(整形外科方向)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目录。下一步将根据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加大该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收力度。继续通过完善有关培训和考核技术规范等措施,指导有关医疗机构做好认定工作,保障医疗安全。同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研究制定医务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相关政策,支持开展包括各类医疗卫生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培训工作。
据新华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