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金融专硕考研知识点 | 通货膨胀的成因
通货膨胀的成因
(一)需求拉上说(以总供给给定为前提)
该学说是用经济体系存在对产品和服务的过度需求来解释通货膨胀形成的机理。其基本要点是当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对比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时,过多的需求拉动价格水平上涨。也可以通俗的表述为:“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
能对物价水平产生需求拉动作用的有两个方面:
1.实际因素
实际因素强调的是投资的作用,投资需求增加,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被打破,物价水平上升。
2.货币因素
在货币需求下降,货币供给无增长和货币需求不变,货币供给增加过快两种情况下,都会促进通货膨胀。
(二)成本推动说(前提是总需求稳定)
这是一种侧重从供给或成本方面分析通货膨胀形成机理的假说。成本推动原因有两种:一是工会力量对于提高工资的要求(工资推进通货膨胀论),这是在存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的情况下发生的;二是垄断行业中企业为追求利润制定垄断价格(利润推进通货膨胀论),这是在存在不完全的商品和服务销售市场的情况下发生的。
成本推动说目的在于解释:不存在需求拉上的条件下也能产生物价上涨。这种理论可用来解释“滞胀”,即说明在整个经济尚未达到充分就业条件下的物价上涨。
(三)供求混合推动说
供求混合推动型通货膨胀是将供求两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这种观点认为,在现实经济社会中,通货膨胀的原因究竟是需求拉上还是成本推进很难分清:既有来自需求方面的因素,又有来自供给方面的因素,即所谓“拉中有推、推中有拉”。当非充分就业的均衡存在时,就业的难题往往会引出政府的需求扩张政策,以期缓解矛盾。这样,成本推进与需求拉上并存的混合型通货膨胀就会成为经济生活的现实。
(四)输入型通货膨胀与结构型通货膨胀
输入型通货膨胀的着眼点有二:一是剖析进口品价格的提高、费用的提高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对一个主要依靠对外贸易的经济体来说,这样的影响往往具有决定意义。而是剖析通货膨胀通过汇率机制的国际传递。
结构型通货膨胀理论,是从经济的部门结构(如部门之间劳动生产率存在明显差异)来分析,即使总供求大体均衡,物价总水平也会持续上涨的机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