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升学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家园
专业、学校怎么选?免费公益咨询解答开通学校版块微信:543646没考上高中怎么办,不要慌!
热门:大连报关学校招生网增加印象分,实用新型专利包过申请发明专利申请并不难,代写全部材料,轻松申请!
查看: 982|回复: 0

媒体评“中小学校内禁用手机”:校外时间家长应承担引导责任

[复制链接]

53

主题

55

回帖

30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08
发表于 2021-2-15 16:4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集群智慧云科服发明专利申请
2月1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通知》同时强调,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消息一出,便引发众多中小学家长和教师热议。此前不少学校就对如何管理学生使用手机的问题感到头疼,家长也对如何参与学校数字化教育而感到为难,这下好了,国家层面做出了统一规定,让处于这一争议中的学校、家长、孩子各方都能 “有章可循”,彼此之间也少了些“讨价还价”的余地
BYIYIK6UyoAA6ba0.jpg

事实上,国际上在面对青少年如何使用手机这一社会议题时,已有立法先例:法国在2018年就通过了一项在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校园禁止使用手机的新法令,即使休息时间也不例外;英国教育标准局2012年就禁止中小学生携带手机进课堂。

但据媒体报道,国外不少学校的教室都配有公用电话,方便学校和家长联系,确保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因而《通知》中提到“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班主任沟通热线等途径”,也需要各学校充分考虑到学生与家长通话的刚需,对手机不是一禁了之,而是同时搭建其他及时有效的沟通渠道,让孩子和家长少些后顾之忧。
I5N8zbC5jMDDCdHu.jpg

长沙市开福区第一中学学生正在用爱心电话和家人联系。学校 供图
的确,青少年容易被互联网吸引,因为娱乐化、碎片化、情感化的多媒体信息,相比于课本里的公式定理往往更有吸引力,刷手机也显然比刷题来得更快乐过瘾。因而,教育部此举正是“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

然而,校园里面可以通过设置规定的方式,保障校园内的教学环境和秩序,在学校之外呢?又有怎样的白纸黑字能够明晰地告诉家长和孩子,该如何合理运用手机这类互联网设备?孩子在学校里能忍得住8小时不碰手机,出了校门,会不会就更容易产生补偿性使用的心理?

青少年和手机等互联网终端的关系,显然不是单单依靠校园这一地理区域就能界定清楚的。
MXmmFnrXmKIonOg0.jpg

目前正在读中小学的孩子们,基本上是零零后,可以说是真正的“网络原住民”,而指导他们如何使用手机的家长,却可能自身仍然处于理解移动互联网本质、培养互联网素养的过程之中。而且,很多有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的成年人,也难逃手机娱乐的诱惑。

据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公布数据显示,2020年6月,手机网民经常使用的各类App中,除即时通讯类App之外,网络视频、网络音频、短视频、网络音乐、网络直播类应用的使用时长分列第二到六位,娱乐化依然是手机使用的主要特征。
IJ7u1OxV8X8Jy7t7.jpg

因而,在缺乏“禁用手机”这一刚性规定的校外时间,家长其实更应当承担合理引导孩子使用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责任。毕竟“数字化生存”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此前已经有小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运用大数据研究苏轼了,在未来,更好地理解互联网也可能像学好语数外一样体现一个人的综合实力。

在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获取多样信息和资源方面,家长不妨也培养孩子对智能设备有限度地接触,和孩子共同商定使用手机的时长和规则,有选择性地指导孩子接触互联网内容。毕竟,网络时代的强者仍然需要能够直面、利用数字化信息的能力。

文字:孙小婷

图片:网络

原标题:《中小学生不得带手机入校园,校外呢?》

阅读原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家园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111升学论坛

GMT+8, 2025-4-23 01: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