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澎湃特约评论员 胡印斌
教育部等九部门近日联合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文件提出,鼓励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和高素质农民等群体报考高职学校,可免予文化素质考试,只参加学校组织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职业适应性测试或职业技能测试。
这一行动计划的提出,回应了社会上一直以来的诉求,也是促进就业、创新教育的积极尝试,难怪很多人都欢欣鼓舞。
一直以来,国内的职业教育更加强调学生的文化成绩,这也使得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很多都是升学教育中的失利者。
一方面,这种选拔机制使得高职教育更像是普通高校的附属,既跟不上高等教育,又远离了职业实践,处境十分尴尬。实际上给社会的观感就是“两不沾”,文化教育不行,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
另一方面,过于单一、偏窄的教育入口,也使得一大批本身有实践、亟待提升的人群被拒之门外。比如此次行动计划提及的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和高素质农民等。这些人大多身负“绝技”,至少也是“能工巧匠”,可谓各有专长,如果能够回炉学习,并接触到所在领域最先进的技术,必能在现实中大放异彩。
如果这部分人群能够批量进入高职院校,其本人当然受益,等于找到了一条向上的通道,可以借力高等教育,实现更大的梦想。“大国工匠”,很多时候,恰恰是从这些最基层的人中走出来的。
此外,也必然会改变高职教育的生态,强化这些院校中的务实之风。而这样的风气,对于当下的高等教育,以及现实需求而言,都是极为稀缺和珍贵的。
高职院校本来就应该对应火热的生活,应该具有“需求导向”。当下,中国的教育与实践依然存在某种背离,一边是大量高校毕业生在苦觅工作,一边是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手。让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更接地气,多一些渠道和可能,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
前不久,某快餐企业宣布在2020年至2022年,将与全国逾100所职业院校,通过教育部在全国推行“现代学徒制”办学模式,此计划将帮助超过1万名年轻人提升就业能力。对于很多基层青年而言,这无疑是一个福音。
开门办教育,在社会需求与高等教育之间架起一座便捷的桥梁,利民,又利国。在高等教育已成为国民教育的当下,这种理念的转变尤其显得急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