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要时间不浪费,就来哥的哥迷会】
实不相瞒各位,哥最近在看房。
买不买是一回事,过程中发现的一些潜规则倒是挺有意思,觉着可以跟大伙儿说道说道。
比如“小区集体炒房价”这事儿,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让没见过世面的我开了眼。
之前吧,咱看的新闻都是某小区二手房多年未涨价,眼瞅着房价跑不过通货膨胀了,部分业主急赤白脸地组建“涨价联盟”。
像是南京某小区的“权益联盟委员会”,2018年专门拟了份《告业主意见书》:
倡导大家自发上调二手房房价,从原本的每平米2万出头,涨到近3万,并注明了不同户型的指导报价。
捍卫房价嘛,好几百万的东西,可以理解。
于是,不团结的小区把这事儿闹上了新闻,团结的小区开始互当“僚机”了。
“我们小区新房价格在4万/㎡左右,还有两年交付,算上成本,5.5万都不一定能保本。”
“要卖的人都把价格挂高点,至少挂个6.5万,把价格炒高。”
还有的业主可能是混粉圈的,在业主群里组建“水军”。
让大伙儿多去本地的房产论坛发帖、顶帖,吹捧小区的学区资源有多好,手把手教邻居们“学区房是如何养成的”。
总之,为了住房保值甚至增值,高手在民间。可你说最后涨了多少,还真不一定。
至少这些曝出来的所谓联盟几乎都垮台了,涨价也都不了了之。
然而,“学区房养成计划”未尝不是个好思路,或者说,在某些地方已经成功实施了。
当部分业主还在被动享受学区房带来的高溢价时,一小撮非学区房的业主选择主动出击——
把小区孩子的学习成绩都提上来,考进重点学校,考出状元府的名气!
通过集体的努力(这里划重点,待会儿要考),把非学区房考成学区房,用教育倒逼房价。
实在是高。
别的不说,一个状元能为小区的均价做出多大贡献啊!
今年高考成绩公布那天,实习僧小白说她们省状元就住她家附近一小区,当天那个小区的房价就涨了。
可敬这状元小小年纪,还没踏入社会就创造了以一己之力拉动房价的奇迹。
奇迹往往是转瞬而逝的,要想长期的、可持续的培养“状元”,也不是不行。
前面说了,“学区房养成计划”需要集体的力量。
要么是那一片的业主自身学历高,孩子普遍聪明好学。
比如西二旗的码农子弟,活生生把曾经排名倒数的中学考成“北京名校”。
(via@金融八卦女)
要么是业主们后天的团结加成,通过各种手段督促小区孩子好好学习。
比如深圳寸土寸金的福田区,“房价不跌小分队”都整出来了,分工极其明确:
学历高的业主帮小区的孩子补习功课,保证小区学位价值;
学历低的就下楼巡逻,负责维持小区治安,把遛下来玩的娃赶回去学习。
为了提高房价,读书的娃娃们都拼了!你们这些职场人,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太可怕,哦不,太励志了!想想那个场景。
每到期末考试,全小区如临大敌,邻居们在群里苦口婆心地劝那些孩子正在念初三的家长:
302爸爸,刚才好像看见你家子轩在楼下玩,这个点了还不抓紧时间复习?到时候考差了怎么办?我们梓萱都背完三遍《陈涉世家》了。
潜台词:房价跌了你负责?
当然,也不只是非学区房的业主在努力,很多知名学区房的业主更卖力。
杭州紧邻浙大紫金港校区的文X苑小区,号称“杭城第一孟母盘”,以家长们励志“鸡娃”闻名,为坊间创作了很多都市传说。
比如,小区有孩子考上名校,物业不但会拉起横幅庆祝,其他孩子还能分到一台“错题打印机”;业主们会组团邀请“名师”来小区上课,免于接送;
一旦发现哪家孩子成绩下滑,就组建“紧急应对小组”,分析问题,寻找对策……
前一阵,这个小区还因为暑假自发组织知识竞赛,出了圈。
自称“孟母”的业主群里,教奥数的老师出题,有资源的负责租借场地,其他人众筹奖金。
害,才凑了三千多,属实不容易。
建议以后规定二手房卖家捐出房款的0.1%作为小区竞赛的奖金。
毕竟从2015年至今,该小区因为学区资源,一直是杭州楼盘的“人气担当”,要是小区的学习氛围不够好,升学率走低,哪能涨到现在的每平米近7万5。
照理说“学区房养成计划”挺靠谱的,虽然出发点比较功利,但最终大家都“获利”了。
孩子学习好了,小区房价上去了,治安有保障了,邻里也和睦了……
唯二不高兴的,当属其他家长孩子,和自家被鸡的孩子。
首先,这让全国佛系家长的太阳穴都为之一跳,仿佛被警告:
你们不鸡娃,我们来鸡。我们不止一个家庭鸡,还是成群结队地鸡,有组织地鸡。
就问你怕不怕?
而被寄予增值厚望的孩子,何尝不是面临着成为现实版乔英子的可能。
住着昂贵的学区房,不敢放肆玩乐高,不能喜欢天文学,考个第二都会被骂。
就像一出黑色幽默。
新闻参考
《挂8万掩护7万出货!各小区频频上演“涨价联盟”戏码》凤凰网房产杭州站
《“鸡娃”又有新境界!杭州文鼎苑的爸妈们搞起民间数学挑战赛》钱江晚报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