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亮的护眼灯,舒适的座椅,全天循环的新风系统,一应俱全的学习用品以及免费提供的茶饮零食……近年来,共享自习室在全国各大城市火了起来,成为备考一族追梦路上的新根据地,也成为很多创业者的新宠。
美团发布的2020年《暑期教育行业复苏大数据报告》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共享自习室飙升为成人培训搜索增长率排名第一,较去年同期流量增长超过10倍。在很多行业因疫情进入低谷的当下,共享自习室为何如此火爆?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
共享自习室越来越火
小巧又温馨的空间里,一排排座椅错落有致,坐满了专心看书的人,整个屋子里只能听到书本翻页的声音。
这是一家共享自习室。进入这间屋子的人,有正在准备考研、考公务员的大学生,有下班后为自己“充电”的职场人士,也有被家长送来做作业的中学生。他们每天花费50元到100元左右,就能为自己觅得一处安静的学习天地,如果办月卡、季卡、年卡,价格还能更优惠。
国内的共享自习室,最早在2014年成立于广州,之后开始在全国各个城市陆续出现,2019年全国新增付费自习室近千家。大众点评数据显示,目前沈阳、北京、上海、西安等城市的共享自习室均超过200家,其中沈阳已经有360多家,数量居全国第一。
这些自习室的设计布局大体相同。一两百平方米的空间里,设有几十个座位,并根据不同人对环境的不同需求作了简单划分,比如类似图书馆的开放式书桌和用隔板隔开的独立暗格,以及“键鼠区”和“静音区”等。每个桌子上都有插座和台灯,并设立了独立储物柜。自习室内还设有休息区,另外还提供耳机、打印机、充电宝等常用设备。
一家共享自习室的管理人员告诉记者,虽然防疫期间停业2个月,但重新开业后自习室客流稳定,上座率能达到70%,晚上和周末人相对较多,其他时间相对宽松一些。
“寻求自己的独立空间”
“在家里根本没法学习。”正在为求职考试作准备的黄涵告诉记者,最近她每天都会来自习室学习,“共享自习室的学习氛围比家里好,装修、光线、环境都很舒服,在这里学习效率高。”
过去,黄涵也曾到周边学校“蹭”自习室,或去公共图书馆学习。然而,防疫期间很多学校都封闭了,“离我家最近的图书馆根本预约不上”,她只好开始“花钱买座位”,好在共享自习室一小时10块钱左右的收费让她觉得“还能接受”。
北京元气自习室创始人陈苏明告诉记者,自己最初就是因为要学习找不到自习室,后来萌生了创办共享自习室的想法。
分析人士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大幅裁员,而中国应届毕业生数量不断增长,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考研、考证成为提升自我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数据显示,中国研究生报考人数逐年攀升,2020年共有341万人报考研究生,但全国平均每43.9万人共用一座图书馆,公共自习空间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正是公共资源供给不足催生了中国共享自习室的发展。
除了满足学习需求,自习室还满足了人们对私密空间的渴望。艾媒咨询调查数据显示,43.2%的消费者去共享自习室的主要目的是为寻求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对此,黄涵深有感触:“在自习室会感觉到心安,能不受干扰地去全身心投入一件事,在这里能真正做自己。”
探索智能经营模式
“现在竞争太激烈了。”陈苏明告诉记者,过去元气自习室是附近两栋写字楼里唯一的共享自习室,最近楼里又新开了4家,分流了不少客户。
记者调查了解到,现阶段共享自习室主要采取预收会员费的盈利模式,但也有不少创业者正在探索多元的经营方式:深圳专壹自习室利用自习室平台搭建了“青年人成长生活圈”,通过电影分享、读书沙龙、花艺课堂等增量服务,提高用户黏性;上海黑族自习室在防疫期间为会员延期,并创建了会员微信打卡群,提供线上“云督导”,积累口碑;郑州早晚自习社推出“24小时无人模式”,拉长营业时间,降低人力成本……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目前共享自习室存在同质化严重等问题,未来,可以根据用户需求细分市场,开展跨界经营、共享空间联营等,通过智能化和社区化降低经营成本,探索多种盈利模式,实现行业的良性发展。
快速发展的自习室也带来新的管理问题。目前自习室大多分布于写字楼或居民住宅区,部分自习室存在消防等安全隐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数字经济与法律创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许可认为,要维护行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监管,通过提前备案、完善社会信用评价机制等手段,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